close
台積帶頭衝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25經濟日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全球科技大廠都在慢慢向AI(人工智慧)靠攏,但是台灣究竟有哪些族群直接受惠呢?研究機構、法人一致認為,國外雖然做得火熱,但主要集中在核心運算研發,台灣目前吃不到這塊商機,沒有純AI概念股,不過,台灣仍有許多泛AI概念股,連結AI、雲端運算、物聯網、數據中心,周邊硬體設備將讓台灣硬體設備廠間接吃到AI商機。

研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林貞妤表示,AI廣泛使用大數據、雲端技術,而這些技術對於網路延遲性容忍度相當低,要使用AI,很大機會必須配備延遲度低的雲端網路功能,晶圓代工、伺服器、小型基地台供應鏈均有機會間接吃到相關商機。

不過,未來的AI商機,可能與現在完全不同,林貞妤表示,觀察2016-2017兩年,全球廠商都在瘋狂做語音助理,這是目前最明顯的人機介面,不過,廣告、金融、醫療都還在陸續開發新應用,現在市場普遍看到的是AI核心商機,但未來產業鏈應用不同,也會開發出不同的AI應用,屆時,整體供應鏈將會跟現在完全不同。

元大投顧資深經理李政諺表示,台股在AI市場中吃下的比重不大,目前主流核心產品都聚焦GPU,NVIDIA開發的GPU、Google開發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均受到AI市場關注,台灣如能為NVIDIA、Google晶片代工、封測,或是AI仰賴的雲端中心、超級電腦等終端,才會再為其他硬體零組件帶來受惠機會。

AI採用高效能運算,勢必需要採用10奈米先進製程,李政諺認為,台積電會是台灣率先吃到商機的業者,京元電、創意也有機會受惠,短期來看營收比重貢獻不高,長期則有想像空間。

NVIDIA的GPU設計將會帶動超級電腦崛起,台灣將以協力廠商的角度吃到超級電腦商機,市場對超級電腦裡面的板卡、散熱、被動元件、繪圖卡仍有需求,此外,AI技術也將搭配雲端運算,包含伺服器、交換器等雲端中心供應商也有望受惠。

李政諺認為,透過AI周邊的硬體設備,台廠還是有機會吃到相關商機,但目前AI相關商機對台廠貢獻仍低,仍需要持續觀察。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闕志克對台廠則有不同期待,他認為,AI已確定走向深度神經網路(DNN)領域,台廠未來還是很有機會開發出自己的DNN、AI晶片,在全球市場站穩腳步。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阿里巴巴 全力拚機器智慧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25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大陸三大網路巨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都投入了人工智慧(AI)的研發,對未來的發展也有不同看法。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說,將AlphaGo的成功視為人類的挫敗「很可笑」,機器應該是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成為人最好的搭檔,但未來要做出「機器智慧」才是了不起的事。

阿里巴巴近期應用AI與大數據、影像辨識的「無人商店」引發轟動,但馬雲預言,AI將在十年內改變各行業面貌,各國政府應擔心AI帶來的「社會動盪」。

大陸科技三巨頭「BAT」都在做AI,騰訊主席馬化騰在2016年成立「AI Lab」實驗室,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百度是中國最早就投入AI技術的深度學習,「讓機器理解人想要的東西」,今年,中國政府也屬意由百度負責、籌建國家 AI 實驗室。

阿里不久前公開西溪園區的研發中心,正透過AI改善不少服務,讓AI更具實用性。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就表示,未來將持續投資新科技,包括語音識別、機器學習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

輝達運算 高手衝刺新應用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24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全球繪圖處理器(GPU)龍頭輝達(NVIDIA)憑藉電競、自動駕駛、人工智慧(AI)及深度學習等題材,過去一年內股價飆漲三倍,本益比維持在四、五十倍的高水位,成為美股的大飆股。

輝達可以說是這一波AI人工智慧話題下的大贏家。該公司也積極投入這一塊應用領域,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就曾直言,AI將是下一個科技革命,也會是輝達第二波成長動能。

黃仁勳曾說,深度學習和雲端是運算市場增長最快領域,輝達資料中心業務每年成長達三倍。

輝達進攻AI領域,也強化和台灣產業鏈的合作。黃仁勳認為,過去台灣的產業強在硬體,西方企業是軟體和系統,但未來手機將被App所取代,但AI將又會取代App,東西方產業都必須重新學習。

因此,輝達相繼宣布與台積電、廣達等台廠合作,要盡快讓AI成為可能。

在台積電方面,一直都是輝達主要的上游代工廠,目前台積電正以12奈米製程生產其專攻AI應用的Tesla V100晶片。

Google AI優先打造新服務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23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今年5月初,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Google I/O開幕演說中表示,已經將策略由「行動優先」轉向「AI優先」。代表作的Google語音助理Assistant結合雲端、語音辨識與深度學習的成果,將成為貫穿所有服務的核心。

例如,當走在路上看見不認識的一朵花,利用Google Lens對準花朵,Assistant就會透過雲端服務告知花的所有相關知識。智慧管家Google Home不但可以管理家庭電器,還可在看電視的同時透過螢幕安排、通知用戶的行程,順便告知沿路交通狀況。

Google、Apple、Amazon、Facebook全面轉向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應用發展,並成為業者未來關注的營收所在。以Google來說,所有產品都在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進行改造,提供更接近人類思考、行為邏輯的服務。

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Google發展重點從「行動第一(Mobile-First)」轉向「人工智慧第一 (AI-First)」,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到使用者日常使用的Google服務中,發展跨領域機器學習技術。

簡立峰說,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必要核心,讓人工智慧更加聰明。他也指出,台灣產業、網路服務業規模比較小,但並非沒有機會找到足夠的數據,「累積」與「利用」是未來台灣可發展的商機。

Google﹒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雲端服務﹒Facebook

亞馬遜打開智慧家庭大門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23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從AWS雲端運算服務、Echo聲控助理裝置,到無人商店Amazon Go,亞馬遜(Amazon)不斷跨界,引發「哇!」聲不斷,創新力早已凌駕蘋果,儼然成為AI(人工智慧)時代的先驅指標。

近兩年科技業內最常討論的話題莫過於「亞馬遜」。

從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早已是全球線上零售的霸主;但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不以此自滿,持續跨界不同領域,並獲得重大成功,展現出的超強創新魔力,猶如賈伯斯時代的蘋果。

2006年,亞馬遜將原本提供公司內部使用的雲端IT技術對外營運,推出AWS第一項雲端儲存服務S3,成功開闢出一片雲端服務新藍海,逼得微軟、Google、IBM 等IT巨擘被迫跟進,在後頭苦苦追趕。

隨後亞馬遜AWS不斷針對雲端運算、儲存、資料庫等,推出不同應用,並開發出新服務,AWS成為AI理想能夠實現最重要軍火庫。

亞馬遜也是AI應用的先驅,2014年推出的聲控助理裝置Echo,結合雲端、物聯網、語音辨識、人工智慧等技術,讓使用者只要動張嘴,數位助理Alexa就會幫忙播放音樂、設定鬧鐘等,隨著Echo普及,也掀起智慧音箱熱潮,包括Google、微軟都紛紛跟進,讓發展多年的「智慧家庭」終於找到了入口。

科技新世界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27 03:17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由Facebook等科技四強組成的AI概念股「FANG」,股價漲翻天。國內、國外到底還有哪些公司搶搭上這波AI商機?
「AI時代」來臨,透過處理龐大的數據資料,可以從中煉金。然而數據為王,擁有龐大資料、資金、資源的科技巨擘們形成大者恆大。據統計,今年以來漲不停的美股,居然一半漲幅來自極少數的十檔指標股,AI概念股「FANG」(Facebook、Amazon、NVIDIA、Google)成為投資人追逐的鎂光燈焦點。

人工智慧專家、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點名,人工智慧領域有「七大黑洞」,分別是谷歌、臉書、微軟、亞馬遜和大陸的BAT (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些科技巨擘掌握非常大量的數據資料,主宰新的AI世界。

而AI時代大者恆大現象,也反應在股票投資市場。根據高盛的統計,美國標普500成分股中的市值前十大公司,2017年初對於指數收益的貢獻度為37%,但是到了年中,貢獻度已幾乎過半。

其中排名前五位的科技巨頭蘋果、臉書、亞馬遜、谷歌和微軟,就包辦標普500高達28%的收益貢獻,占據12%的市值。

回顧去年全球漲勢最兇悍的個股非輝達(Nvidia)莫屬。NVIDIA是AI時代的最大贏家之一,由於AI需要處理極大量的圖像辨識、自然語言等數據,比起CPU(運算處理器),NVIDIA的GPU(圖形處理器)顧名思義,本來就更擅長處理圖像資料,幾年前就被谷歌、臉書拿來訓練AI神經網絡。GPU被認為是執行AI運算任務的最佳選擇,NVIDIA的地位份量跟著水漲船高,如同PC時代的英特爾。

不願屈服AI巨浪,今年3月初,英特爾宣布砸下153億美元(約新台幣4,680億元)天價,併購以色列公司Mobileye ,震驚市場。Mobileye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指標公司,曾協助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提供自動輔助駕駛的解決方案。

英特爾此舉,直接打入AI最熱門應用場景-自動駕駛。這也是目前為止收購金額最高的一筆AI併購案。而成功打敗棋王、把AI話題炒熱到最高點的Alpha Go,其背後推手為一家英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則是Google於2014年透過收購納入麾下。

AI併購風潮正方興未艾,各大廠都不敢輕忽,不斷加大力度。

只是AI時代下,資源、利益不斷集中在少數公司手裡,也使得「科技壟斷」的擔慮再起。

人工智慧﹒NVIDIA﹒併購﹒Google﹒阿里巴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