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次出手,都讓台灣更離心離德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7-25 02:52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季青
漫畫 季青
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政策因溝通失敗,引發民間對政府「滅香」的反彈。儘管「眾神上凱道」活動最後以和平收場,但政府顢頇而強悍的印象,卻已揮之不去。更令人擔心的是,經過此役,政府今後推動其他相關措施,包括宗教團體的財務透明,乃至寺廟侵占國有土地問題,恐均將更為棘手。
蔡政府對宮廟的反彈緊急進行柔軟安撫,原因無他,民進黨政權許多選票都是靠這些基層信眾積聚而成,當然不能輕易任其流失。然而,執政黨澄清此事的手法,卻讓人不敢領教:一是怪罪來自中國的網路謠言,二是歸咎媒體誤報,三是怪閣員宣傳不力,卻不反省自己推動政策的手法和心態。最可笑的是,為了反制網路流言,行政院稱將廣開「闢謠專區」;蔡政府難道忘了,網路上最活躍、最扭曲的網軍,正是民進黨所培養出來的?若始作俑者不能自我約束,謠言大戰只會愈發激烈,如何可能終止?

每一次蔡政府端出一項政策或作出改革,竟都會使台灣人民愈發離心離德,這實在是可悲、亦復可憾的事。例如,僑委會最近拔除了一些海外榮譽職的委員職務,其理由,不過是這些人曾訪問大陸。此舉,是為貫徹蔡英文的反中政策,卻可能導致許多對台灣友好、忠誠的老僑「變心」。這種「化友為敵」的作法,又是明智之舉嗎?

蔡總統可能沒注意到,她嘴裡不時喊著改革口號,手裡則不斷揮舞權力的鞭子,這個形象,看在人民眼裡是什麼滋味?拔掉老僑的榮譽職,用的不過是這支權力大鞭的尾勁;比起退將登陸的管制期達十五年,最重可處以停發退休俸,只是小巫見大巫。要問的是,如果還在乎小小榮譽職的僑界友人會對台灣感到心寒,這麼多退休將領對蔡政府的官威又將作何感想?他們會更忠心嗎?

這樣的事例,其實不勝枚舉。例如,粗糙的「去中」及歷史教科書的任意竄改,雖迎合了獨派的意識形態,卻讓認同中華文化的民眾感覺遭到疏離和背棄。例如,為了推動一例一休,輕率將資方打成剝削勞工的罪人,除徒增社會的緊張,更瓦解台灣勞資的信任關係。例如,為了推動年金改革,不惜醜化軍公教為既得利益者,將社會互信和公務員的忠誠一夕擊潰。例如,為了賺取「進步」的美名,即跳躍式地主張同婚入民法,卻怯於說明其間法理與現實的扞格要如何處理,如此,當然讓宗教界覺得家庭倫理將遭踐踏。

蔡政府施政滿意度不高,綜合各界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內閣的才智不足,敏感度和因應能力均欠佳,應該改組;二是黨政溝通協調不良,黨內民代無法適時扮演下意上達的角色;三是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作風太過威權、躁進,亟須調整。以上三者,其實環環相扣,絕非單一因素所致。如果以為僅改變其中一點,即可讓蔡政府形象起死回生,那恐怕是妄想。

這些,終須回到民進黨的執政心態來看,才能知道癥結何在。扁政府的八年,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民進黨很會「監督」,但不會「執政」;這點,印證蔡政府的十四個月,恐怕依然如是。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民進黨雖自稱民主先鋒,但對於「黨」和「國」的分際,依然沒有清楚的分際,以為黨完全執政即可對國家予取予求,而國家就是百分之百可以為黨所用,卻忘了國為人民共有。其二,民進黨的本質與組織動能在於鬥爭,推動任何政策本能地便一定要把一方打成「罪人」,變成道德性控訴,而無法以「共和」或「共榮」思維作為決策的根據。

蔡政府每次出手,都讓台灣更離心離德,這並非危言聳聽。原因是,政府眼裡只有冰冷的政策,而人民只是達成其政策目的所需要犧牲或運用的工具。當政府視人民為敵,國家焉有太平之日?

民進黨﹒蔡英文﹒一例一休﹒滅香﹒軍公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