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27 02:21聯合報 嚴震生


在台灣還是僅有黑白電視的時候,有一個討論時事的新聞節目「政府與民眾」,印象中當時擔任經濟部長的李國鼎先生及許多官員都上過這個節目。那是一個沒有名嘴也沒有叩應的時代,僅有一位資深記者訪問政府官員,暢談施政理念及政策成效。

記得當時官員臉不紅、氣不喘,腦袋充滿了各樣的數據,對政府要推動的政策瞭若指掌,說明時不僅言之有理,且娓娓道來,感覺上就充滿自信。言談之間,他們似乎都有一股使命感,堅信所推出的政策不僅能夠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更能夠造福大部分民眾。

在研究台灣經濟奇蹟的文獻中,技術官僚(technocrat)所扮演的角色,絕對是專家學者討論及分析的重點。他們獲得國家領導人的信任及授權,積極任事、勇於承擔,帶領一批年輕有理想、有幹勁的幕僚,無私奉獻自己,創造了台灣高度的經濟成長,成就了亞洲四小龍的領銜地位。

曾幾何時,我們的技術官僚似乎已成歷史名詞,如今很少看到他們出現在媒體上為政策辯護,立法委員質詢時不是避重就輕,就是猛拍委員馬屁,讓後者善盡表演的能事,本身又能夠保住官位,難怪台灣的經濟是每下愈況。

造成動物瀕臨絕種的原因不外乎三個,一是生存環境的改變,如全球暖化後生態遭到破壞,冰原融解使得北極熊生存條件困難就是一個例子。第二個面臨絕種的危機出自外力的攻擊,特別是人類的貪婪,如為了盜取象牙或犀牛角而造成非洲這兩個大型野生動物數量減少。最後一個原因,乃是動物本身繁衍能力的減弱,如人見人愛的貓熊。

基本上,台灣技術官僚逐漸的消失與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有相似之處。自修憲將內閣的同意權取消後,我國的「前行政院長」就出現族繁不及備載的情況。內閣的不穩定,當然會衝擊技術官僚的生存空間,沒有長官的力挺,再加上長官自己的官位都是朝不保夕,就不可能期待他們從長考量,規劃出可長可久的政策。如果這樣一個政策制定的環境持續,技術官僚能夠發揮的力量將會愈來愈萎縮,最終當然有可能瀕臨絕種。

其次,部分立法委員在政策質詢時,作秀成分居多,有時會將意識形態用言詞羞辱行政官員,有風骨的技術官僚若願意為政策辯護,不僅會因此開罪委員,本身部門的預算有可能遭到刪減,還會讓行政與立法部門關係不夠和諧,為難長官,因此要不是罷官求去,就是噤聲不語,省得製造麻煩。台灣媒體偏愛辛辣新聞事件的傾向,也助長這個趨勢。

最後,若是技術官僚不願意妥協,自有一些政治性較強的官員可以取而代之。這些人善於觀察風向、懂得逢迎政治風氣,儘管可能對政策沒有任何的專業,但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願意為政治服務,以爭取個人的權位及利益,而傳統的技術官僚在此劣幣逐良幣的情況下,自然就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因為他們已不再具有繁衍能力,而是逐漸消失。

本文不否認目前政府仍存在傳統認知中的技術官僚,他們在年輕時或許還曾跟過那些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技術官僚;雖然當時可能未參與決策的制定,但至少還見識過這些技術官僚的專業與風範。然而,如果他們因為政治環境的變化、外部對這個族群的否定、及內部劣幣逐良幣的趨勢,導致其影響力量式微,甚至瀕臨絕種,絕非台灣之福。(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