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小童與嘉義何干 「百年露鳥俠」早在地化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24 02:40聯合報 洪孟楷/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前局長(台北市)


百年嘉義公園有座「尿尿小童」銅像,建於日據時期,迄今已78歲。 記者王慧瑛/攝影
百年嘉義公園有座「尿尿小童」銅像,建於日據時期,迄今已78歲。 記者王慧瑛/攝影
廿三日聯合報「公共藝術遭批 尿尿小童與嘉義何干」報導提及,嘉義市議員蔡文旭質詢尿尿小童等嘉義市公共藝術品與在地發展關聯不大、缺乏故事等語。筆者過去在嘉義市文化局長任內也曾受過蔡議員質詢本題,當時即從生活、文化角度討論,真正的公共藝術,是賦予故事,而非帶著有色眼光挑剔。
首先,任何公共藝術,都是由創作者從其創作角度發展、延伸,可以是抽象、可以是具象,但完成後於在地環境的融入、和在地生活的關聯更是一個公共藝術的生命意義。

據考證,尿尿小童建於日據時代,是一九三五年舉辦「台灣博覽會」所留下來的產物,早已融入百年嘉義公園景象。早起運動的老人家、遠來的遊客都已熟悉可愛的小童屹立;換言之,這已變成嘉義公園代表,再也不是外來意象。

一個比所有議會議員年紀都大的公共藝術,竟被後來之人指責哪裡何干?這怎麼有點「乞丐趕廟公」之味道?

再者,放眼國際知名建築或藝術,建立時也無刻意與在地連結,但後續發展賦予的生命,更顯珍貴。

如同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國設計師建成後運送到美國擺設,與紐約在地毫無關聯;艾菲爾鐵塔在建成前,也是建築師艾菲爾獨排眾議的產物,與當時普遍平房的巴黎城景格格不入;如今一者是紐約大蘋果的代表、一者為全世界最多參訪的名勝。

總總顯示,後續政府的規畫及作法,才是另一公共藝術或建築展現特色的關鍵。

而在黃敏惠市長任內規畫設置於嘉市中央噴水池的KANO吳明捷投手銅像,則被現任市府贊同這是與地方連結的在地元素。相互矛盾的是,吳明捷所屬一九三○年代的嘉市,距今也不過八十七年,就是嘉義的在地象徵;而不過短少五年的尿尿小童,則變成缺乏關聯的外來品?這樣的標準又何在?

是以,問題其實並不出在公共藝術品,而是出在觀看者的意識形態。如果刻意忽略存在於在地時間,而僅以其出身來判定其是否為我族類,如果連單純的建築、裝置都要區分你我,又怎麼能讓藝術品本身散發出文化的價值呢?

近期社會上常有「去什麼化」的運動之時,背後隱含也是要去除與其意識形態不同之象徵,而換上友好代表。但難道不能政治歸政治、文化回歸文化嗎?拿尿尿小童開刀,實則是一筆斬斷了嘉義人過往八十年的童年回憶。

嘉義市政府文化局當挺起腰桿,不畏議會壓力,更期待尿尿小童百周年之際,可以擴大宣傳辦理。更讓全台民眾知曉,不須出國也能看到充滿童趣、獨一無二的「百年露鳥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