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廿年」 田協薪火 誰來接棒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24 02:40聯合報 曾清淡/中華民國田徑協會顧問(台北市)

第二屆亞洲青少年田徑錦標賽我國代表隊拿下6金7銀2銅的第二名佳績。圖/中華田徑協...
第二屆亞洲青少年田徑錦標賽我國代表隊拿下6金7銀2銅的第二名佳績。圖/中華田徑協會提供
我國田徑隊這次遠征泰國,在曼谷舉行的十八歲級亞洲青少年錦標賽風光打造六面金牌,另獲七銀二銅,在四十一個參賽國中的獎牌榜名列第二,證明田協這些年來扎根基層已見開花結果。欣喜之餘仍需放眼未來,因為全國田協理事長蔡辰威的兩屆八年任期即將在年底屆滿,將來由誰接棒,攸關這把薪火能否繼續傳承。
田徑被譽為「運動之母」,一向是亞奧運的重頭戲,競賽項目涵蓋跑跳擲,包括競走和全能運動,因此訓練分工極細,選訓賽的花費相當可觀,而政府撥款往往只能支應一部分,其餘必須由單項協會自籌,考驗領導者的熱忱和財力。

自一九七三年以來,我國田徑發展曾經出現「黃金廿年」。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在人團法實施前後,共持續當了三屆十二年理事長,他把棒子交給女傑紀政,紀政本身的人脈廣,募款能力強,她領導兩屆八年,王惕吾仍允諾經費若不足,他樂意幫助紀政。

聯合報系後來並且訂定田徑特優選手獎勵辦法,按月給予選手和教練訓練津貼,受惠者超過廿人,包括女子短跑王惠珍、男子跳遠乃慧芳、女子跨欄徐佩菁。筆者當時擔任聯合報系贊助專案執行秘書,每月撥款超過四十萬元,一年就將近五百萬元,四年則超過兩千萬元,而這還不包括每年贊助田徑隊前往歐美參加巡迴賽的開銷。

田協後來改組,歷屆繼任理事長雖然也具熱忱,但財力往往只能勉強支應一段時間,造成田徑發展難以為繼,人才培育出現嚴重斷層,直到蔡辰威在八年前挑起大梁才重現生機。王惕吾當年對教練和選手允諾「你們破紀錄,我來發獎金」,他說到做到,田徑界至今仍然傳誦並感恩王惕吾這句名言。蔡辰威接掌後也有這股豪氣,使得青少年階段的基層發展充滿活力,成年級選手的訓練也得以銜接。

男子中距離國手出身的田協秘書長王景成如今在國際舞台非常活躍,躋身亞洲田總領導階層,也和大陸田協建立良好互動,我方每年派遣青少年選手前往福州、大連、上海等地移地訓練,並且接受大陸教練指導。如今看來,密集的移地訓練顯然已見成效,而田協目前的做法能否延續,端看年底的改選由誰接棒領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