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礁溪騎鐵馬 尋訪吳沙足跡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23:50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宜蘭報導

32

礁溪文史豐富,鄉公所推出輕旅行,騎鐵馬探索吳沙開蘭、噶瑪蘭族聚落遺址,發現不一樣的礁溪。 記者羅建旺/攝影
到礁溪不一定泡溫泉,還可以騎鐵馬追吳沙。宜蘭縣礁溪鄉公所推出「礁溪春季自行車輕旅行」,除單車一日遊,更結合頭城鎮及壯圍鄉,設計2日遊輕旅行,可來趟「吳沙開拓之旅」,或選擇「得子口溪之旅」。

輕旅行本月29日到5月22日,每周六與周日、周一各有遊程。單車達人領騎,行程由蘭陽博物館規畫,其中「吳沙開拓之旅」自礁溪至四城,追尋吳沙開拓蘭陽地區的痕跡。

33

礁溪輕旅行可體驗魚拓 。 記者羅建旺/攝影
34
礁溪輕旅行有米食體驗。 記者羅建旺/攝影
「得子口溪之旅」透過淇武蘭遺址,尋訪17世紀淇武蘭社噶瑪蘭人的蹤跡,了解當時台灣中北部最大的原住民聚落。

鄉公所指出,每套行程以35人到50人的慢活旅遊為主,參加2日遊者可以優惠價格入住礁溪鄉的溫泉飯店,今起報名至額滿為止。詳情可查詢礁溪鄉觀光旅遊網。

原住民﹒溫泉﹒單車

金針山百合花開 道路仍未修復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23:46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縣報導
35
台東太麻里金針山百合花逐漸盛開,1到2周後將是花況最盛時候。 記者潘俊偉/攝影
台東太麻里金針山去年因颱風重創金針山道路,前往忘憂谷的道路中斷至今仍未修復,現已進入百合花季,金針山業者聯合向鄉公所請命儘速修復道路,鄉公所表示工期無法在金針花季完成,道路難行恐影響遊客上山意願及金針山觀光產業。

鐵砲百合是台灣原生種植物,適應性強,有堅毅生命力,與金針同科,在金針山與金針共生。由於金針花期為暑假期間、百合為3到5月,種金針的農民大多會照顧百合,讓金針山隨著季節不同,有豐富多樣的風貌,任何季節上山,都會看見不同花種。

金針山青山農場蔡政銘說,百合花已逐漸盛開,預計再過1到2周花況最佳,但因去年颱風重創,前往忘憂谷的道路中斷迄今仍未修復,勢必影響民眾上山意願,盼鄉公所盡快修復道路。

太麻里鄉長程正俊說,金針山道路原本是環狀道路,部分路段經實勘已無法通行,修復工程約2200餘萬元,已獲中央核定撥補,但因要求鄉公所進行地質檢測,確定無法趕上今年的金針花季修復道路。目前只能單進單出,公所計畫在金針花季時,管制遊客開車進入,改由鄉公所接駁專車接駁上山。但需與當地業者協調後才能定案。

颱風﹒農民﹒台東

基隆港西岸高架道 16日通車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23:03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36

基隆中山一、二路拓寬,第二工區昨天切換到山側施工,已完工的海側開放通行。 記者吳淑君/攝影
因為嚴重延宕,日前被法院判賠包商1900萬元的基隆市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昨天二工區從海側切換到山側,繼續趕工;可喜的是,基隆港西岸高架道路確定16日可提前通車了。

基隆市長林右昌和工務處長張元良等人,昨天到中山一、二路工區視察二工區交通切換情形時,林右昌說,西岸高架道路16日通車,接中山一、二路海側拓寬完成道路,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總算有了階段性的進度與成果。

37
基隆港西岸高架道路,16日通車,民眾可從這裡直接上中山高。 記者吳淑君/攝影
張元良指出,西岸高架道路今年初就已完工驗收,原要等專用道完成再一併開通,專用道就在中山路的中間,中山路有6線道,31號橋已經完工,中山區民眾從這裡上國道,可紓解市區交通,所以提前通車,但「禁止聯結車與大貨車」行走。

第二工區昨天早上切換到山側施工,海側道路可以直通火車站北站,台鐵的電梯配合啟用,居民不需要再繞一圈進站。

市議員楊石城和中興里里長李進發指出,因為施工,沿路有近70店家生意受影響,怨聲四起,許多店家的房子是租的,但市府補償的房屋稅是給屋主,應該把補償轉給實際受損的店家也請市府盡量縮短工期,減少店家等損失。

林右昌說,相關補助辦法和經費來源要於法有據,市府可以做的是在稅捐上減免,國稅單位會主動和店家聯繫說明。這工程已延宕了6、7年,他期待整個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能夠在明年順利完工通車。

中山一、二路山側道路切換海側道路通行,南起中山一路民治里里民會堂、北至中山二路83-1號進入施工範圍,該路段呈大S型,行人及駕駛行經附近務必要遵守工區速限及交管人員指揮。

林右昌﹒基隆港﹒國道

曾入選世界21美 你能拍出和平島的美嗎?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17:52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即時報導


曾被國外網站選入「21個世界最美欣賞日出的景點」,更是北台灣最美光影祕境的基隆和平島,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行銷這個美麗景點,即日起至7月10日舉辦「『美哉!基隆和平島』-2017北觀國家風景區采風攝影徵件活動」。

總獎金25萬元,將錄取64件優秀作品,得獎作品會作為國內外觀光宣傳之用,也將於2017和平島聽海音樂節展出。和平島原名社寮島,在西班牙、荷蘭占領期間,曾是當時的國際貿易港口,由跨海的和平橋直抵島上,步行十來分鐘可抵達和平島公園區。

園區內有重要的海蝕地形景觀,如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溝,各種奇岩怪石令人讚嘆大自然之神奇,在夕陽或朝日光影的襯托,每分每秒都變化無窮,美不勝收。

北觀處指出,攝影徵件活動以基隆和平島為取景範圍,分為「人文風情組」及「自然景觀組」,各組獎項包括金牌1名、銀牌1名、銅牌1名、優選7名、佳作22名。昔日被譽為基隆八景之一的和平島,周邊有具廢墟感的阿根納造船廠與喧鬧的和平島觀光漁市,以及多樣的歷史建築,和平島歷史的刻痕等待著遊客們發現。

北觀處表示,攝影朋友喜愛的和平島公園內有許多地質敏感區,為顧及遊客安全,目前部分區域實施管制,攝影朋友如需取景,可向北觀處申請,進入園區請注意潮汐浪襲、崖壁落石、岩石及步道溼滑等,以維自身安全。

「美哉!基隆和平島」攝影徵件活動網頁:https://www.2017northguan-photo.com
北觀處官網:http://www.northguan-nsa.gov.tw/welcome/welcome.html
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https://www.facebook.com/northguan/
103

和平島日出。圖/北觀處提供
104

和平島春色。圖/北觀處提供

105
和平島日出。圖/北觀處提供
和平島﹒國家風景區﹒荷蘭
延伸閱讀

到山上尋根祭祖 花蓮布農族人「回家」要花8天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15:17聯合報 記者陳麗婷╱即時報導


「我一定要回大分看一下、祭拜祖靈」,花蓮卓溪鄉10多位布農族(伊斯利段家族)為了尋根祭祖,今晨從八通關越嶺古道南安附近登山口出發,前往祖先居住的「大分」祭拜。51歲的吳春妹說,移居山下後,經常出現大分變得很熱鬧的夢境,相隔40年一定要「回家」看看。

過去居住大分的家族-伊斯利段家族,在日據時期發生大分事件後,遭迫遷居,部分族人定居於卓溪鄉清水部落,當時雖僅存幾戶繼續留在山上生活,直到民國70年代左右紛紛移居。

為了讓下一代知道過去祖先的生活、歷史,籌備中的伊斯利段文化關懷協會總召吳文信表示,往返路程加上停留時間共約8天,多年來雖族人都曾陸續返回大分,但為了讓大家對家族歷史更了解且具凝聚力,去年發起第一次回家活動,今年有更多年輕人、年長者加入尋根活動,希望文化持續傳承下去。

吳春妹說,國小畢業後曾跟隨祖母回到大分居住了3年,婦女每天負責種植小米、玉米,男性則負責打獵,過著原始的生活,小時候很反而經常想下山和其他同儕玩,隨著年紀漸長,現在夢境中常會出現大分的生活,甚至夢到那裡變得好熱鬧交通四通八達,心想可能潛意識中很懷念那時的單純生活,因此,這次一定要跟著大家回家一趟,說不定還能找到當時生活的蛛絲馬跡。

61歲的吳秉陞說,2、3歲時就跟著家人移居清水部落,這次上去想看看是否還能找到祖先留下的石頭、遺跡,並祭拜祖先,未來更希望「回家」活動能持續,讓年輕人不忘本。

80

花蓮卓溪鄉10多位伊斯利段家族為尋根祭祖,今晨從八通關越嶺古道南安附近登山口出發,前往「大分」祭拜。記者陳麗婷/攝影
81
花蓮卓溪鄉10多位伊斯利段家族尋根祭祖。記者陳麗婷/攝影
布農族


花蓮客城虹橋換新妝! 民眾拍照打卡必去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13:16聯合報 記者陳麗婷╱即時報導

14

花蓮玉里鎮客城虹橋重新上漆,鎮公所邀遊客、攝影家捕捉虹橋之美。記者陳麗婷/攝影
花蓮玉里鎮地標客城虹橋換新妝,因虹橋是許多遊客、攝影愛好者來到玉里必遊景點之一,但橋上的油漆年久生鏽、剝落,日前鎮公所請鐵路局幫虹橋重新防鏽、上色,目前工程已完成,剛好搭配近來稻田插秧,一片綠油油、景色優美,鎮公所也預計年底前舉辦攝影比賽,邀請民眾拍下虹橋之美。
玉里鎮客城虹橋是著名景點之一,隨著四季變化呈現不同的景象,更吸引不少攝影家前往取景。玉里鎮公所主任秘書黃羨喜表示,花蓮玉里到東里鐵路,過去因截彎取直,2007年誕生了兩座橋,就是客城一號橋和二號橋,也就是客城虹橋。

不過,因虹橋久未翻新,紅色漆剝落、鐵橋生鏽,有鑑於虹橋是玉里鎮重要地標,鎮公所先前向鐵路局提出希望重新上漆,2月底開始修整、並於最近完工,虹橋漆上新的紅色漆更顯亮麗。

黃羨喜說,在修整期間,虹橋一度塗上灰色防鏽底漆,不少民眾很關心虹橋該不會要換顏色了。

玉里鎮長龔文俊表示,因虹橋附近一整片稻田非常漂亮,很多攝影愛好者常以此為題拍攝,他們很有耐心等候,曾拍過雲瀑、黃金稻浪等經典照片,令人驚豔,因此,趁虹橋剛換上新妝,預計年底前舉辦攝影比賽,歡迎遊客、民眾、攝影者拍出心中最美的虹橋與玉里鎮,民眾可密切注意鎮公所網站。

15

花蓮玉里鎮客城虹橋重新上漆,鎮公所邀遊客、攝影家捕捉虹橋之美。記者陳麗婷/攝影
16
花蓮玉里鎮客城虹橋重新上漆,鎮公所邀遊客、攝影家捕捉虹橋之美。記者陳麗婷/攝影

金針山百合花開 路斷難行恐重創觀光產業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10:50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即時報導

17
金針山百合花逐漸盛開,將在1到2周後將是花況最盛時候。記者潘俊偉/攝影
台東太麻里金針山去年因為颱風關係,重創金針山道路,前往忘幽谷的道路中斷至今仍未修復,現已進入百合花季,金針山的業者聯合向鄉公所請命,鄉公所進行復建,但工期無法在今年金針花季完成,道路難行恐將影響遊客上山的意願,更可能會重創今年金針山觀光產業。
太麻里金針山青山農場蔡政銘說,現在金針山百合花已逐漸盛開,預計再過1到2周,花況將是最盛時候,不過去年因颱風關係,重創金針山道路,前往忘幽谷的道路中斷至今仍未修復,勢必影響民眾上山的意願,連帶金針山上的各家業者生意也會受到影響,希望鄉公所能盡快修復道路。

太麻里鄉長程正俊表示,金針山往忘幽谷的道路,原本是環狀道路,不過部分路段損壞的太嚴重,已無法通行,目前只能單進單出,加上忘幽谷的腹地不足,目前初步構想是在金針花季時,管制遊客開車進入,鄉公所以接駁專車,接駁民眾上山。不過,還是需與當地的業者們開會協調後再定案。

颱風﹒台東

東海岸祕境公路再升級 「美麗村姑」變「氣質美女」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07:31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即時報導

18


由在地木工藝術家楊宗熏設計的望海發呆亭。記者潘欣中/攝影
濱臨台灣東南太平洋海岸的台26線港仔至旭海段,是全台少數保留原始自然海岸景觀的公路,有「天涯海角一隅」的美喻;2名「公路老兵」3年前展開「美麗村姑」變「氣質美女」計畫,將山海景觀巧妙融入生態工法和人文歷史,環島單車族形容為「迤邐在山巔海涯的翠綠珠鍊」。
「它的美是渾然天成!」公路局第3區養護工程處楓港工務段副段長鄭敏華說,台26線滿州鄉港仔至牡丹鄉旭海段,全長8公里、2線道,早期因中科院九鵬基地軍事管制封閉多年,加上禁止大型遊覽車通行,是台灣少數保留原始自然的景觀公路,沿途有奇石礁岩、礫石海灘、沙漠景觀、熱帶海岸原生林、旭海溫泉和原鄉人文風情。

「環島單車族形容它是探索大自然山海、人文生態之旅的一條『幸福公路』,美得讓人快窒息,但總覺得還少了什麼!」鄭敏華說,沿途漫遊巨石礁岩海景、潮汐間礁岩如鯨魚噴水的噴泉、港仔沙漠景觀、宛如珍珠般美麗的海灣,讓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沿途景觀雜亂,或遇雨積水泥濘,給人不搭調的負面觀感。

2名「公路局老兵」鄭敏華和林文貴3年前展開景觀改造計畫,他們知道社區參與的重要,以「交朋友」的心和旭海、港仔村長、社區居民溝通協調,居民從事不關己到全力支持,總局也力挺投入200多萬元經費;景觀工程採生態工法,包括石頭、漂流木等材料均就地取材,供單車族休息的涼亭和發呆亭,還請到在地木工藝術家楊宗熏設計造型,中山漁港旁的雜亂空地更導入可儲雨水的「水撲滿」環保理念。

「除了外在美,它也是有內涵的氣質美女 !」鄭敏華在工程進行時接觸在地藝術家和文史工作者念吉成,發現公路一旁的海岸,是千百年來原住民親近海洋和遷徒的古道,早年是瑯嶠(恆春古名)到台東卑南的唯一通道,1636年荷蘭人北上、1880年南岬塔首任駐守員喬治泰勒都留下足跡,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船難就在八瑤灣,他將立解說牌,講述先民墾荒、族群融合的精采故事。
19
.
台26線港仔─牡丹段是台灣少數保留原始自然山海景致的景觀公路,環島單車族形容為「迤邐在山巔海涯的翠綠珠鍊」。記者潘欣中/攝影
20

全台少數保留原始自然山海景致的台26線港仔─牡丹段,2村交界處岸際有宛如鯨魚噴水的自然奇景。記者潘欣中/攝影
21
台26線港仔─牡丹段是台灣少數保留原始自然山海景致的景觀公路,公路局花了3年完成沿線景觀改造。記者潘欣中/攝影
單車﹒環島﹒藝術家

台東掩埋場活化 挖出的9成是塑膠袋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4-06 00:16聯合報 記者潘俊偉/台東縣報導

22
<
台東縣環保局進行台東市建農掩埋場活化作業。 圖/台東縣環保局提供
由於台東垃圾問題難解,環保局以台東市建農掩埋場進行活化作業,針對掩埋逾3年以上區域,開挖後將垃圾經過機器篩選,去除砂土及資源回收物後,竟有大多數是塑膠袋,顯見台東亟待推行減塑工作。
img src='https://pic.pimg.tw/andk/1491464539-2270744078_n.jpg' border='0' title='23' alt='23' />
從掩埋場挖出的垃圾中,9成為不會腐化的塑膠袋。 圖/台東縣環保局提供
台東縣環保局表示,原已9成滿的台東建農掩埋場,歷經多個颱風,產生了1萬餘公噸的垃圾,加上去年11月起垃圾停止轉運到高雄焚燒,累積許多的垃圾,目前掩埋場持續往上堆,活化工作刻不容緩。

24

台東市掩埋場活化,作業廠商將掩埋場的垃圾挖出,再透過機器進行篩選。 圖/台東縣環保局提供
縣環保局指出,從上月起開始進行活化,希望活化4萬立方公尺的掩埋空間,至今已挖掘4000立方公尺,原訂在9月底完成,因作業順利可提前在6月完工。

縣環保局表示,掩埋廠活化作業是挖出掩埋3年以上的垃圾,再以機器篩分出可燃物、資源回收物、砂土等,每天約可篩分500公噸,其中砂土可再次回填,資源回收物可變賣回收,可燃物則重新壓縮打包再處理,可節省不少空間。

25
從台東建農掩埋場挖出的垃圾中,9成為塑膠袋,經打包封膜後,不但方便貯放,也節省空間。 記者潘俊偉/攝影
台東縣環保局副局長陳炳伸說,活化作業至今約9成是塑膠袋,預估完工後可挖出約2000公噸塑膠袋,經封膜打包,建農垃圾掩場可延長1年的壽命;活化作業也凸顯推動民眾減少使用塑膠袋的急迫性。

颱風﹒台東﹒塑膠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