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台灣 「太上條款」擋路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9 04:27聯合報 王伯元/創投業(台北市)


義联集團將在美國投資鋼鐵廠,為新一波企業出走鳴響第一槍。 本報系資料照片
義联集團將在美國投資鋼鐵廠,為新一波企業出走鳴響第一槍。 本報系資料照片
在川普訴求製造業回流美國的風潮下,最近傳出台積電已將赴美設立晶圓廠列入考慮。無獨有偶,傳統產業的義聯鋼鐵也已拍板定案,將在德州設立工廠,為新一波企業出走鳴響第一槍。
企業出走常是迫不得已的決定,很多人都將之歸咎於台灣人才資源不足,有缺水限電的可能,以及嚴苛的環評審核等等。確實,這些都是影響國內外投資意願的幾項重要因素。就以水電來說,政府面對能源問題時,常擬限制工業用水用電,除了調漲水價電費外,還要另加稅則。而環評更是讓國內外投資人卻步。除了涵蓋範圍包山包海之外,對於相關法令的解釋也無所適從。再加上民粹凌駕專業,導致環評成了社會上仇商仇富心態的出口。許多投資案就在曠日廢時的審查中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台灣這幾年投資環境不佳是顯而易見的事實。過去我就一直以「廚房」來做比擬,也就是政府應該要營造一個完善的投資環境—「廚房」,包括合理的稅制、充足的人才、明確的法令、透明的司法、便捷的交通、有效率的政府、充足的水電資源等等基本條件,才能吸引投資者上門,否則將會困難重重。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幾年政府一直汲汲於各地招商,但台灣的外資直接投資(FDI)金額在亞洲卻是居於後段,甚致不及印尼、越南等新興國家。水電、人才、環評的缺失,確實重創台灣的「廚房」,讓許多「好廚子」卻步。

但在此我要提醒大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不能忽略,那就是投資區域的風險度及穩定性,這才是決定投資意願的「太上條款」。過去我曾在跨國公司的決策單位服務,經常審閱來自各地的投資案,對於案件的各項細節,包括水電、資源、人才、法令、稅制等等都要經過詳細的調查與評估。然而如果在這「太上條款」上有所疑慮,那麼即使其他條件得分再高,公司也不會在那裏投資。

最近資誠和幾家研究單位做了一份CSR調查報告書,發現相對於國內企業關注的財務、法規與市場風險,世界經濟論壇(WEF)認為台灣最大的風險是國際衝突,這對我們而言其實是一個警訊。如果我們想要獲得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想要本土企業根留台灣,政府除了要加緊改善投資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維持台灣的穩定,大至兩岸和平,小至內政協調,都要降低紛爭,化解矛盾,避免衝突。

尤其是兩岸之間的互動,關係著台海局勢的變化,在我們維護主權的同時,也要運用智慧與對岸和平共處,否則,一旦被國內外投資者視為處於不穩定地區,台灣將會平白喪失許多機會。因此希望政府能正視此「太上條款」所代表的意義,審慎處理,才能在詭譎的世局中為台灣披荊斬棘,開創新局。

環評﹒越南﹒水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