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把蜂群找回來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29 04:27聯合報 鄭朝陽


春暖花開,兒時印象裡,此刻的蝴蝶、蜜蜂總是成群地在開滿野花的田野間穿梭採蜜;來到都市,這景象非常罕見,即使到了郊山,數量也少得可憐。

一年多來,終於有人開始做一些歡迎蜜蜂定居城市的事。二○一五年,台北市信義區的W Hotel和心路福利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在高樓養蜂取蜜,用來做蛋糕、調酒;台中也有半導體工程師和蜂農合作推動城市養蜂。

在新竹,新竹市政府和保育團體先在市區的綠地裡,種植超過五十種的可食蔬果,打造生態池,讓這塊綠地成為昆蟲、鳥兒的「食物森林」兼生態跳島。隨後又利用竹管,為野生蜂打造「單身公寓」,作為孕育下一代的庇護所。

這些措施表面上是營造「生態城市」的積極作為,換個角度看,其實是敲響自然界逐漸失衡的生態警鐘。

包含台灣在內,全球都面臨氣候變遷造成作物歉收危機,多數地區還出現蜜蜂等授粉昆蟲數量急劇減少的雙重威脅,成因包括殺蟲劑、寄生蟲等,但最普遍的問題是棲地消失。

大眾熟知的蜜蜂、虎頭蜂只是蜂種類的極少數,九成的野生蜂是更重要的授粉昆蟲,牠們是獨居性的蜂,不與人接觸。鄉下農田常使用農藥,導致牠們遷居城市避難,卻找不到天然巢穴,生存面臨困境,城市生物多樣性缺了這名好幫手。

復原棲地是把蜂群找回來的第一步,樂見新竹市政府率先為這群居無定所的野蜂打造單身公寓,讓牠們在竹管房產卵、育嬰。城市需要更多野蜂單身公寓,由點而線到面,逐漸串起生態鏈。

把野生蜂與蜜蜂引到城市,難到不怕螫人?幾年前到日本東京採訪在銀座高樓樓頂養蜂的都市農夫,他們笑說,每個人都問同樣的問題,其實是人們想太多,對蜂來說,螫人是「自殺式攻擊」,如果不是被攻擊,大可不必賠上一命,當地消防局也不斷宣導這項觀念,讓人們和蜜蜂友善相處。

這群銀座的都市農夫每年三到六月忙著採蜜,「銀座蜂蜜」不僅成了東京名物,銀座的飯店、烘焙、餐飲業者用它製作糕點、調酒,大受歡迎,業者撥出利潤回饋營造銀座的生態環境,整個銀座蜜蜂計畫拍成紀錄片上了院線。

別小看城市養蜂這件事,為了方便蜜蜂採蜜,一座又一座高樓屋頂平台除了有蜂巢進駐,還種滿番茄、小黃瓜等蜜源植物,從銀座擴及品川,從東京延伸到名古屋等各大城市,高樓頂處成了周遭社區民眾分享種植成果的開心農場,在地區公所也大砍行道樹的農藥預算,附近的皇居植栽也戒除農藥,確保蜜蜂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帶動城市環境正向改變的循環,為城市幸福感加分,讓我們一起把蜂群找回來!

東京﹒獨居﹒氣候變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