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成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2-18 07:22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99
中山大學昨天成立亞洲第一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圖)。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探究不同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研發成果登上物理化學領域指標性的《物理化學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記者徐如宜/攝影
中山大學昨天成立亞洲第一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王家蓁透過本土開發的高解析度氣膠紫外光光電子光譜,探究細懸浮微粒(PM2.5),不同化學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研發成果登上物理化學領域指標性的《物理化學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PM2.5」泛指氣動粒徑小於2.5微米的氣膠細懸浮微粒,正式學術名稱為「氣膠」,往往由多種化學物質混合聚集而成。

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表示,氣膠濃度指數與人口過早死亡率已被證實呈高度正相關,但如果不知道氣膠的化學成分及來源,只檢測是否過量超標,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她表示,只有深入了解不同化學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才能釐清氣膠中的特定成分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

王家蓁舉例,兩個PM2.5濃度相同的城市,因著細懸浮微粒的來源及成分不同,居處兩個城市的民眾引發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可能存有極大差異,因此必須掌握特定化學成分氣膠的基礎物化特性。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氣膠科學研究中心」是整合各個與氣膠議題相關領域平台,包括由氣膠基礎科學到氣膠於大氣、海洋、生態環境、人體健康之影響,乃至氣膠於生醫領域的應用。

98
中山大學昨天成立亞洲第一個「氣膠科學研究中心」。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圖)探究不同成分氣膠的化學活性及影響機制,研發成果登上物理化學領域指標性的《物理化學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記者徐如宜/攝影
細懸浮微粒﹒中山大學﹒PM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