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禽流感的危機控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2-19 00:44聯合報 蘇益仁/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疾管局前局長


二月十五日農委會及行政院分別舉行專家諮詢會議,針對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的流行病學、政府危機控管、以及禽農補償與配套措施討論。由於H5N6在中國大陸已有十多例禽傳人案例,因此,大家傾向支持賴秀穗教授主張禁宰禁運七天政策;但林全院長尊重農委會專業及權責,十六日遂由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宣布決策及配套措施。

十七日是執行禁宰禁運第一天,市場及民眾反應雖有不同聲音,但反彈大底皆在原預期範圍。尤其對禽農的補償金提高至八成,禽農接受度高,唯一損失較明顯的是餐館及賣雞肉的店家及運輸業者。

因此,這一次農委會的控管,成效是否可達控制病毒擴散原意,尚須未來一到兩月的觀察才能下結論,但初步反應尚在掌控範圍,可以說是在禽傳人威脅考量下,一次正確的決策。

禽流感是防疫界最重大科學大事,不管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嚴密監測及重視。科學界的相關候鳥傳播路徑、流行病學、病毒學,及政府該採的控管策略等皆十分清楚,並有標準守則可循。

目前大家關心而仍無法預測的是,人傳人的可能性及多久會發生,頂尖的美國及荷蘭病毒學實驗室皆在研究此一主題。

如依百年來由禽或豬流感傳人的新型流感疫情而言,一九一八年的H1N1、一九五七年的H2N2、一九六八年的H3N2、及二○○九年新型H1N1共四次全球疫情,平均廿五年發生一次,隨後新型流感即轉為季節性流感,毒性減弱,但每年冬季即再流行,WHO也每年製備疫苗株,供全球疫苗生產。但隨著人口密度增加及旅遊頻繁,未來疫情會如何演變,現階段科學只能監測,無法準確預測。

由於中國南方,以青島湖為中心,是全球候鳥集中棲息及覓食地,加上中國二○○五年前在防疫的科學能量不強及決策不透明,使東南各省成各禽流感,如H9N2、H5N1、H6N2、及H5NX等病毒流行的火藥庫。

近幾年,大陸在經濟及科學能量,及SARS之後防疫危機控管強化甚多,但上述病毒皆在地化,很多雞鴨(三至五%)皆攜帶這些病毒到處流竄不會發病或死亡。因此,在防疫上已不能將禽的發病及死亡與否,當成疫情指標。

其次,大陸是使用疫苗控制禽流感的少數國家,但疫苗去活化品質不佳,因此除候鳥外,打疫苗的雞鴨也成散播病毒來源,並可能與環境病毒再重組成新型病毒,這對台灣是很大威脅。最近H7N9的人疫情急遽上升,台灣必須上緊發條,掌握疫情,並備好疫苗及藥物。

自二○○八年以後,台灣高病原性禽流感疫情不斷,至一二年後多種病毒混雜並有程度不等疫情,市面上及科學證據也傳出農民有自行走私疫苗施打等消息,使台灣可能步上多種禽流感病毒流行在地化及交叉重組的危險。這是此次疫情多數學者主張加強管控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將多種病毒撲滅,是短空長多的決策思維,全民必須忍受防疫決策帶來的不便。

此次H5N6事件,小英政府及林內閣必須仿傚SARS及登革熱,成立國家專責流感防控中心,進行流行病學研究及防控標準作業訂定,及強化病毒科學能量,尤其實驗室檢驗能量,避免農委會每年為禽患所苦,也方能如歐美日等國家,有效防治禽流感及新型流感疫情。是則,此次事件對台灣應屬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禽流感﹒疫情﹒疫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