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罕見黑櫻桃番茄試種成功 1公斤250元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07:02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雲林報導

.36
黑櫻桃番茄(前)存活率低農民用大黃金番茄(右)授粉改良提升口感成功量產。 記者胡瑋芳/攝影
黑櫻桃番茄存活率低具養生效果,農民卓昌立經多次試種,挑戰用黑櫻桃番茄與新品種大黃金番茄透過開花期間蜜蜂授粉改良,終於成功種出口感適中「黑櫻桃番茄」,成功提升口感量產銷售,每公斤250元,成為重視養生現代人最愛。
「番茄含豐富茄紅素和花青素」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長王仕賢指出,黑櫻桃番茄屬歐美品系,產期1月到3月,果型小近圓形似櫻桃,花青素抗氧化營養價值高,果皮呈黑褐色,愈成熟愈黑,皮薄多汁,微酸帶濃濃番茄味、因氣溫跟果實外觀顏色熟成有關係,當日夜溫差大、光合作用旺盛,生產的黑番茄果實品質更佳。

議員王又民說,看到屏東計程車司機為改善中風女兒病情,種有機黑櫻桃番茄,知道「黑色外來種番茄」具養生功能,因此鼓勵舅舅卓昌立跟進種植,第一次種不熟悉全軍覆沒,但舅舅再接再厲,用傳統農法避免植株互相感染病害,摘掉分枝藤蔓,避免番茄植栽生長茂盛易染病,成功降低死亡率,但當時種出的黑櫻桃番茄偏酸,吃過的人嫌口感不夠好吃。

「控制細網內避免番茄感染」王又民說,與文旦產銷班專業人員討論,嘗試以種文旦方式施肥提高番茄甜度,在肥沃濁水溪田地再種植黑番茄與大黃金番茄混種方式;卓昌立說,開花期透過蜜蜂授粉即俗稱「交花」,讓黑櫻桃番茄甜度增加,試吃後口感酸甜適中,成功打入消費市場。

37
黑櫻桃番茄存活率低農民卓昌立挑戰授粉改良提升口感成功量產。 記者胡瑋芳/攝影
文旦﹒中風﹒農民

郵差還可以做什麼? 李翔用鏡頭紀錄鄉鎮之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16:06聯合報 記者綦守鈺╱即時報導


38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翻攝
「我想用我的鏡頭喚起社會大眾對郵差的認識!」服務於新營郵局的郵務士李翔,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台南,開始當郵差後,逐漸對台南的文化和歷史產生興趣,也開始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
李翔說,一開始會想當郵差完全是為了生活,只想說這是個鐵飯碗就去做了,在善化服務近12年的時間,日復一日過著一樣的生活,開始想著「人生不該如此」,於是決定拿起手機捕捉下工作的趣事,還有鄉鎮的人情味,沒想到,投入熱忱後工作不再只是工作,為了捕捉爺爺奶奶更細緻的神情,也開始接觸攝影,後來也拍出心得來。

「老人家為了堅持而堅持的精神,實在是年輕人所欠缺的」,李翔說,他沒有特別研究拍攝技巧,但照片的內涵絕對不是憑想像就能拍出來,他鏡頭下的一切都是自己親身體驗,從距離感的拿捏到構圖,都是情感與經驗的累積,「每一張照片都能展現出我對這個地方、對這份工作的敬意。」

「你多久沒有提筆寫信了?」李翔提到,早期人們期待郵差的到來,因為可以接到遠方親友的訊息,亦或是期待已久的信件,現在大家不再寫信、過度倚賴line,也沒有原因了解這份職業,當然也不願給予尊重。透過鏡頭期盼能讓更多人認識郵差這份工作,也喚起大家對於家鄉的認同感,重新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放慢生活的腳步,關心周邊的人事物,或許這才是他拿起相機的初衷。

李翔說,認識久了之後,拿起相機拍下工作領域中的人事物,一切都變得很自然,在網路上也獲得許多迴響,很多住在國外的台灣人都留言,「謝謝你讓我了解我的家鄉」,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棒的事情,這次也趕在春節前為他們出了一本寫真集,並在新光三越小西門展出「差差工作日誌」,希望能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鄉鎮風貌,也感謝朋友們一路走來的支持。
39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翻攝
40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翻攝
41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翻攝
42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翻攝
43
郵差李翔拿起相機紀錄鄉鎮的美好,透過他的鏡頭帶領大家走入鄉野,看見不一樣的台南。記者綦守鈺/攝影


士林國小原八芝蘭講堂 登錄北市市定古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07:00聯合報 記者魏莨伊/台北報導

44

士林國小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市定古蹟身分。 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擁有122年歷史的士林國小,是全台灣第一所現代化國民小學,校內「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及「原士林區公會堂」蘊含豐厚歷史價值,昨台北市文化資產委員會通過賦予八芝蘭市定古蹟身分,公會堂為歷史建築。校方也將委託專家鑑定校史文件,希望增列為古物保存。
士林國小是日本殖民統治初期台灣首創的公學校,其中「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1916年竣工,現在是校內圖書館。去年有文資團體和校友向文化局提報,希望賦予該建物文資身分以利保存。

文資委員會去年9月曾在會議上討論,決議朝登錄古蹟方向研議,昨再提大會,委員均有共識,全案6分鐘通過登錄市定古蹟、定名稱為「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另「原士林區公會堂」,據文化局資料,推測在1929年前興建,見證台灣早期公民意識的提升;戰後改為中山堂,現則是士林國小辦公室和會議室,昨通過為歷史建築。

文資委員薛琴說,士林公會堂曾在1946年大修,後半部都是重建,只部分保留原貌,該建物牆體、部分門扇與開窗,以及入口門廊都還完整呈現昭和時期公會堂特色。

文資運動者蕭文杰感謝委員會決議,但身為文化守護者,仍希望公會堂能爭取登錄古蹟,因建造時期比現今中正區台北市中山堂(原台北中山堂)更早。

士林國小校長修金莒表示,校史館典藏很多創校以來的學校文件檔案,如人事命令、學籍冊和創校第一張結業證書等,將交由台北市文獻會請專家鑑定。
45
「士林區公會堂」通過為歷史建築。 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古蹟﹒歷史建築﹒文化局

新北市第一高峰 塔曼山擬設地標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06:57聯合報 記者祁容玉/板橋報導

46

新北市第一高峰是新北烏來、桃園復興區交界的塔曼山,標高2130公尺,路途中的眺望點景色開闊。 圖/江俊霆提供
新北市第一高峰在哪?答案是在新北烏來區和桃園復興區交界的塔曼山,新北市民政局團隊日前挑戰攀登塔曼山,還將臨時地標背上山,未來希望能在山頂增設永久地標。民政局長江俊霆說,希望鼓勵民眾認識更多少有人知的「新北之最」。
江俊霆說,很多人新北生活、工作,卻不一定認識新北市,民政局過去曾在台灣本島極東的三貂角燈塔舉辦元旦升旗、極北的富貴角燈塔則因柯文哲「一日雙塔」廣為人知,各項新北市之最中,最高峰塔曼山因需從桃園進入,又屬中級路線具挑戰性,知名度不高。

民政局一級主管以上團隊本月9日挑戰攀登塔曼山,由三峽山岳協會7名嚮導帶路,經申請後從桃園市復興區上巴陵入山,實地體驗新北第一高峰,由於塔曼山地處自然保留區,林相原始豐富,腳下落葉厚厚一層,也有樹木板根遍布,甚至有路段必須攀繩,挑戰不小。

民政局還自製臨時性最高峰地標,攻頂成功後團隊輪番合照,民政局表示,近期已向管理塔曼山的林務局協調,希望能在不破壞既有環境的前提下,研議在山頂設置永久性地標,民眾來此登山,也有個地點能拍照、打卡,宣傳「新北之最」。

民政局提醒,塔曼山並非休閒路線,入山需事先申請,沿途雖有登山布條和指標,但仍建議由熟悉環境的專家帶領。民政局未來規畫透過各種活動,宣傳其他「新北之最」,讓市民更瞭解新北市豐富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資源。

47
新北市第一高峰是新北烏來、桃園復興區交界的塔曼山,新北民政局日前組團登塔曼山,並與林務局協調,希望未來山頂能設永久地標。 圖/江俊霆提供
柯文哲﹒烏來

清境高架景觀步道 預計2月底啟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06:55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南投報導

48

南投縣「清境高架景觀步道」即將在2月底完工。 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南投縣政府觀光處在清境地區規畫「清境高架景觀步道」,沿途可見合歡群峰、奇萊北峰、奇萊主峰、能高北峰及中央山脈等,美景盡收眼底,預計2月底完工。
觀光處長王源鍾說,清境高架景觀步道全長1.2公里、寬2.5公尺,沿台14甲線上下邊坡蜿蜒前進,隱藏在樹林間,融合現況現地環境,步道抬升到樹冠層,隨地形變化,約有2至3層樓高,有遠眺效果。步道下部空間為生態廊道,保護地表植被。

觀光處觀光開發科技士林松吉表示,清境高架景觀步道前年底開始施工,預計今年2月底完工,施工核心價值是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採用鋼構等耐久性結構,是可回收的建材,符合環保理念,步道表面採用混凝土水泥刷毛,有止滑效果,能降低營建成本,也讓遊客有安全休憩環境。

目前工程進度已達九成,配合台電管線遷移,預計2月底完工啟用,工程經費約4350萬元。

觀光處科長顏貴億表示,台14甲線是雙向單車道,遊客量大,遊覽車等大型車輛多,常可見中外遊客拉著登機箱走在路邊,相當危險,因此有人車分道的構想而規畫「清境高架景觀步道」。

顏貴億說,從國民賓館往上約500公尺是既有步道終點(壽山園),即為清境高架景觀步道起點,往上串聯到青青草原的南票口,遊客可透過這一人行專用道,安全通達草原的南票口。

觀光處今年又爭取到3500萬經費,預計將高架景觀步道繼續延伸,從青青草園南票口串聯到北票口的停車場,二期工程長度約700公尺,形成完整環狀系統。

此步道經費由交通部觀光局補助七成,地方配合款加自償款占三成。未來啟用後將收門票,收費票價約為10至50元間,門票裡頭含保險、清潔維護成本。

清境


小學生彩繪木屋 幫蝙蝠起厝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8 06:55聯合報 記者張裕珍/南庄報導

49

南庄鄉蓬萊國小學生與蓬萊社區居民,昨天由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等人協助,打造彩繪蝙蝠屋。 記者張裕珍/攝影
幫蝙蝠蓋房子囉!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與社區陸續發現蝙蝠排遺與蹤影,為守護在地生態資源,雲林縣黃金蝙蝠生態館昨天受水土保持局等單位委託,到校指導孩子釘製並彩繪蝙蝠屋,掛在教室與校舍周邊,邀請蝙蝠入住。
水保局台中分局委託的多樣性生態顧問公司在蓬萊地區進行濕地調查,透過超音波錄音機掌握蝙蝠現蹤訊息,下水道與國小廁所都有蝙蝠排遺,水保局商請黃金蝙蝠生態館人員到校調查,並發起「幫蝙蝠起厝」活動。

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北上苗栗多次監測探訪,他說,蓬萊社區與校園內有至少7種蝙蝠現蹤跡象,包括台灣小蹄鼻蝠、台灣葉鼻蝠、高頭蝠、長趾鼠耳蝠與台灣管鼻蝠等,為該海拔常見蝙蝠,但受限環境棲息不易。

張恒嘉等人到校指導學童訂製並彩繪木造蝙蝠屋,張恒嘉說,蝙蝠屋設計粗糙面,還有吸熱與隔間功能,最多可容納20多隻蝙蝠入住,希望透過擺設蝙蝠屋吸引蝙蝠棲息,不僅替地方除害蟲,還有招來福氣的吉利象徵。

「希望蝙蝠都能來住新家!」蓬萊國小學童經社區居民、老師協助,一口氣完成20個彩繪蝙蝠屋,依序掛在2樓教室與校舍周邊,以面南與東方為主,校長林恩惠盼系列活動提升孩子對社區的歸屬與參與感。

蓬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說,小時候時常看見蝙蝠,但漸漸發現蝙蝠不見了,很開心透過水保局等單位幫忙,讓社區和學校有機會進行社區蝙蝠生態調查,也讓社區營造更有教育意義,將不定期監測,盼蝙蝠常駐蓬萊。

50
南庄鄉蓬萊國小學生與蓬萊社區居民,昨天由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等人協助,打造彩繪蝙蝠屋。 記者張裕珍/攝影
濕地﹒社區營造﹒南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