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稅收超徵可以發紅包嗎?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31 03:58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財政部連三年稅收超徵,累計達3,000億元,部長許虞哲表示,透過租稅通盤考量,即...
財政部連三年稅收超徵,累計達3,000億元,部長許虞哲表示,透過租稅通盤考量,即使不發「紅包」給民眾,一樣能達到效果。 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今年稅收有機會超徵1,200億元,加上前兩年也是超徵,累計三年稅收超徵將近3,000億元。部分立法委員認為既然政府連年超徵,就應該要「還稅於民」,希望有機會發紅包給民眾。財政部長許虞哲表示,新加坡曾經這樣做過,但不是每年都這樣;而且即使超徵,也可透過減少發行公債、不釋股等方式,經過租稅通盤考量,即使不發紅包,一樣能達到效果。
許部長的「經過租稅通盤考量」有點語焉不詳,一般民眾也不知道為何減少發債或不釋股,就可以像退稅一樣達到效果。因此,我們建議財政部乾脆直接說明稅收超徵的意義,以及對於改善財政有何效果,才能回應愈來愈多的退稅訴求。

所謂的稅收「超徵」,其實是指租稅的實際徵收數額超過預算數。政府編列預算,通常都是根據未來相關的經濟、產業、進出口、所得、人口等總體社會經濟變數推估而得。如果對於未來經濟過於樂觀,稅收預算數就偏高,則可能出現稅收短徵;如果對未來經濟悲觀,則稅收估計偏於保守,預算數即可能偏低,而出現超徵。因此這三年稅收超徵極可能是預算數偏低所致,比較客觀的稅收數額比較,應該以兩個年度的「決算數」比較,而非和同一年度的預算數比較,才不會產生誤導。

其次,政府的收入除了租稅以外,還包括財產、規費、公營事業、捐贈、罰款等收入,稅收超徵不一定代表歲入增加。如果規費、公營事業收入、財產收入負成長,超過稅收超徵數,財政收入也可能減少。此外,也要和政府的實際支出相比,才能確定是否整體財政已經改善。

再從租稅結構面觀察稅收超徵的原因,可以發現今年前11月稅收增加最多的稅目是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兩大稅目合計較去年同期增加達679億元,主要是實施富人稅將個人所得稅稅率提高到45%,使得綜所稅稅收增加219億元;而股利可扣抵金額減半,使得公司減少盈餘分配,才有營所稅稅收大增460億元。此部分未來是否能夠繼續增加,就要看偏高的綜合所得稅稅率和股利扣抵減半,是否導致富人將資金外移,或以贈與方式規避所得稅。依照台灣海島型開放經濟的特性,所得稅基長期可能因此流失,長期稅收未必成長。

至於稅收增加的第三名營業稅,並非台灣的消費、內需有明顯增加,而是因為國際景氣低迷,使得出口減少,導致退稅金額也減少所致。而稅收增加的第四名遺贈稅,稅收比上年同期增加超過五成,是成長幅度最大的稅目,極可能是因為政府打算實施長照2.0制度,擬以提高遺贈稅率至20%作為財源,富人在預期心理下提前贈與所致。遺贈稅未來是否繼續成長,恐怕有待觀察。

稅收增加的第五名是地價稅和房屋稅,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近年紛紛調高房屋評定現值,以及今年初調高公告地價平均超過三成所致,但因民眾反彈及房價下修,許多地方政府又改採調降稅基方式因應,未來年度稅收極可能負成長。更何況,證券交易稅和土地增值稅因為股市動能低迷,房市走軟,今年反而出現衰退,也應多加注意未來趨勢對稅收的影響。

綜合而言,近三年稅收超徵極可能是暫時現象,不容過於樂觀,估計政府105年度還是會出現決算赤字,且截至11月底,政府累積負債已達6兆以上,潛藏債務更是龐大,三年的累積超徵稅收仍不足以顯著降低累積債務。另外,長照2.0將採取稅收制,未來公共支出需求快速成長,政府有必要向民眾說明清楚,稅收超徵不等於財政改善,應無發紅包給民眾的可能。

所得稅﹒遺贈稅﹒紅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