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 痛起來要人命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來源自由時報
2016-12-10
記者林孟婷/永康報導
一名中年男性至骨科門診就醫,向醫師主訴走路不適,例如走路時腳後跟會疼痛,以及早上起床無法立刻下床走路,走兩步會好一點,但多走幾步或是到了下午就又會開始不舒服,已經影響到生活品質,困擾不已;醫師表示,這些都是「足底筋膜炎」發作的症狀。
足底有明顯的壓痛點是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典型症狀。(記者林孟婷翻攝)
足底有明顯的壓痛點是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典型症狀。(記者林孟婷翻攝)
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一層筋膜,它連接前足的趾骨與後足的跟骨,正常可支持足弓,有助足部活動受力時的吸震功能,增加穩定度,避免跌倒,但若是受到長期拉扯或傷害時,例如慢跑、跳躍等動作,持續性的足底受力可能就會造成後足筋膜發炎或病變,形成所謂的「足底筋膜炎」。
陳建宏指出,天生足部結構異常,像是扁平足、高弓足,較容易在運動後產生足跟疼痛的症狀;此外,警察、軍人、體育選手、老師、美髮業者等,此類人員需長時間站立工作,也是足底筋膜炎的好發族群。
陳建宏強調,可以透過3個常見的典型症狀來判斷是否有足底筋膜炎,包含晨起下床走路足跟劇烈疼痛、足底有明顯的壓痛點、走路會有明顯的避痛姿態等。
陳建宏說,足底筋膜炎大多採取保守治療,例如休息、冰敷、服用消炎止痛藥等,對於早期患者確實可達到不錯的疼痛緩解效果,並可搭配針對足底筋膜及足底屈肌的復健治療,以降低後續再發作的機會。
陳建宏建議,若是患者經過非手術的保守治療後,症狀仍不見改善,可進一步嘗試超音波或體外震波導引,局部刺激或注射藥物的治療方式,也可選擇透過手術將病變的筋膜做部分切除及減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