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8歲青農種稻 顧40公頃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24 06:25 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79
28歲青農王建智種田6年,已能獨當一面。 記者林敬家/攝影
28歲青農王建智6年前開始協助父親管理40公頃稻田,他認為提高效率才能保有以量取勝優勢,也因應市場需求增加特殊米栽種面積,增加競爭力。
王建智在校學的是汽修與機械,他的父親過去幫人「打田」,知道哪裡有荒廢農地就去接手,從早期8公頃累積到20公頃耕作面積。

眼看父親耕作面積逐漸茁壯、忙得不可開交,王建智退伍後決定與父親一起工作,很辛苦卻很踏實,如今已能獨當一面。

「家人兼同事,脾氣抓得到。」王建智與父母將福興、秀水和彰化40公頃稻田分為三區,每天排路線騎機車「巡田水」。

王建智說,機械化取代人力,大面積耕作效率提升,但大佃農也要事先做好準備。例如一般插秧時所用的一片秧苗有27株,他選擇增加為30株,「必須估算機器無法處理的畸零地」。

「務農付出就有代價,努力成果都能靠自己爭取而來。」王建智說,現在收入的確比一般上班族高,但資材、農機保養、肥料農藥、人事費都是成本,他建議想投入農務的人應要有儲蓄習慣,一分地稻田成本至少8千元,得準備10萬元因應2年的開銷。

王建智聽從糧商建議,近年也種起小面積糯米,他發現老一輩的「多施肥稻米長得較高又快」的傳統耕作方式會導致滋生病蟲害,若噴農藥抑制反造成殘留。他考取農藥代噴執照,植株所需的用藥比率都能控制在安全採收期之內,希望改變傳統施肥噴藥的觀念,成為現代農民。

上班族﹒農民﹒農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