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學生拜師 傳承五代撿骨技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08 02:48 聯合報 記者葉建宏/竹東報導


08
彭國蔚(右)細心拼湊曬乾的往生者骨骸後,古漢祥(左)在旁仔細聆聽學習。 記者葉建宏/攝影
華人傳統入土為安,幾年後就要「撿骨」。新竹縣傳承五代的撿骨師彭國蔚撿骨35年,吸引烏克蘭電視來台拍攝紀錄片,但他因膝下無子又找不到學徒傳承,擔心撿骨技術失傳,所幸今年23歲的大學生古漢祥拜師,誓言要用雙手做功德,帶給往生者幸福。
49歲彭國蔚出生撿骨世家,家中自清朝即從事撿骨工作,他13歲就跟著父親彭春雄學,36年來已服務上萬具往生者。

他指出,土葬7年後必須撿骨裝罈入祖塔或靈骨塔,撿骨師必須將往生者骨骸撿拾完全後,先拼湊完整辨別部位曬乾,再依古法1根、1塊從腳到頭一一置入罈中,才能入甕進祖塔,過程非一年訓練,根本難以出師。

烏克蘭國家電視台日前來台拍攝台灣特殊風土民情紀錄片,彭國蔚的撿骨技藝,讓不曾看過撿骨的烏克蘭主持人與攝影師大為驚艷。

彭國蔚說,撿骨工作相當辛苦,必須不怕屍骨又得忍受冬寒夏熱,年輕人不願做,擔心傳承五代的撿骨手藝在他手中失傳。

還好,今年4月彭國蔚收了23歲的古漢祥當弟子,古漢祥大學主修資訊管理,大學期間就在當地寺廟學翻譯、鸞筆,如今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坐火車從基隆南下新竹學藝。他說,人終會一死,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用雙手回饋、做功德幫助人很重要。

古漢祥指出,撿骨師薪水少、不穩定,但不會因此澆熄「撿骨夢」,希望利用一年時間,從彭國蔚身上學得技藝後,用雙手帶給往生者幸福。

烏克蘭﹒紀錄片﹒大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