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新經濟思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4 02:08 聯合報 黃昭勇

新政府上台的第一道難關,與馬政府後期的困境並無不同,還是經濟問題。

五月廿一日,經濟部公布的外銷訂單是連續十三黑,這代表,接下來的外銷出口還不會好;尤其,我國單季的經濟成長率已連續三季為衰退,整個台灣的經濟正處於陷入實質衰退的懸崖邊。

光是拯救出口,無法解決台灣經濟缺乏動能的問題,更會陷入馬政府後期,經濟重度倚賴單一市場的困境。新政府計畫透過長照、綠能、國防、生技等創新產業,配合新南向政策,同步改變外銷與內需市場的結構,不論兩岸關係如何發展,這都是台灣必須要調整的方向。

過度倚賴單一市場,等於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旦這個市場自發或是受到外力影響而出狀況,就很容易影響台灣。但是,該怎麼做?

中國大陸目前的年經濟規模是約十兆美元,美國大約是廿兆美元,加上二、三十兆美元的歐盟,三大市場,台灣應該各有不同的發展策略。

針對中國市場,目前台灣最大的優勢是設計組裝與提供關鍵零組件,儘管大陸的紅色供應鏈也在競爭、取代台商,但台灣畢竟廿多年的經驗,還是有一定的優勢,若能有多幾家像台積電、大立光這樣將核心關鍵零組件以較高自動化的生產放在台灣,對中國大陸市場的出口還是有成長的機會。

美國迄今仍是主要的消費國,台商可以做的就是發展品牌或成為如蘋果供應鏈般的關鍵廠商,尤其,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快速發展,也是一個新興的品牌供應鏈。

歐盟既是重要的消費國,也是全球供應鏈廠商的大本營,尤其歐洲的多元文化,讓小品牌有更大的成長潛力,這是台灣發展品牌的最佳養分,也是最大的競技場。

新南向瞄準的東南亞國家,總的經濟規模大約僅有中國大陸的三分之一,但成長的速度相當快,也是台灣目前外銷唯一成長的區域。

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服務業占GDP比重早已超過六成,透過將長期照護產業化,有機會將服務業占GDP比重拉高到七成,這代表,我們對外銷拉動的經濟單邊發展倚賴會再降低;此外,在六成的基礎上,若能提供加薪的誘因,也可以化解青年低薪與分配不均的問題。

馬政府的官員沒想到嗎?也不盡然。但新政府畢竟帶著新的民意與期待,勢必得做出一些改變,連續三季衰退的經濟成長率,也讓新政府退無可退,既然狀況不會再糟了,何妨大膽的用創新作法,讓台灣出口、內需市場都出現質變,真正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台商﹒經濟成長率﹒歐盟﹒台積電﹒蘋果供應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