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星花海氣球嘉年華 明登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記者羅建旺/三星報導


image
三星花海迷人,鄉公所布置熱氣球,更添歡樂氣氛;昨兩層樓高充氣洛克馬與猴子氣球,搖進花田,準備元旦迎賓。 記者羅建旺/攝影
分享
兩層樓高的宜蘭縣充氣洛克馬,昨天搖進三星鄉花海,4.5米高的猴子氣球一起相伴,120公頃的水田裡,陸續開金色花朵,錯落著熱氣球,準備明天元旦與遊客一起迎接新年。

為期半個月的三星花海氣球嘉年華明天元旦登場,主要代言的吉祥物「洛克馬」今年以充氣氣球現身,長8.3米、寬3.1米、高6.4米,昨天進駐三星鄉雙和地區的花田裡,黃色洛克馬吸睛,遊客驚艷。

image
三星花海迷人,鄉公所布置熱氣球,更添歡樂氣氛;昨兩層樓高充氣洛克馬與猴子氣球,搖進花田,準備元旦迎賓。 記者羅建旺/攝影
分享
「洛克馬」主角現身外,為迎接明年猴年,鄉公所在洛克馬旁,設置一隻巨大猴子氣球,高4.5米、寬3米,另外1層樓高的大型炫彩氣球寬2.5米,散布在花海,多處可見,增添浪漫氣氛。

而宜蘭縣農舍在雪山隧道通車後,如雨後春筍,隨處可見,但讓農地破碎化,三星鄉觀光與經濟發展迅速,無法倖免,傳統農村景觀漸漸改變,三星鄉雙和重劃區是少數「淨土」,成鄉公所營造花海的首選。

鄉長黃錫墉昨天希望藉嘉年華,提升三星觀光價值,帶動地方產業之外,更要保存傳統農村文化。

時刻守護環境 績優志工獲表揚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冬山報導

image
冬山鄉公所感謝鄉內274位環保志工,每天不辭風雨,維護社區環境整潔,昨天邀請環保局前副局長朱境地為榮退志工及績優志工頒發感謝狀,分享服務點滴,期勉更多人投入社區。 圖,冬山鄉公所提供
分享
冬山鄉公所感謝鄉內274位環保志工,每天不辭風雨,維護社區環境整潔,昨天邀請環保局前副局長朱境地為榮退志工及績優志工頒發感謝狀,分享服務點滴,期勉更多人投入社區。

冬山鄉公所舉辦「年度環保志工年終訓練暨聯誼餐會」,來自群英、廣興、珍珠等10個村環保志工齊聚一堂,歡送年滿75歲、光榮退休的16名志工前輩,其中一位黃楊阿菜阿嬤,投入環保服務近50年,熱心服務態度,在退休前夕榮獲績優志工,得獎還有63歲賴春蘭、74歲李阿桃及64歲游玉梅。

騎著腳踏車穿梭柯林村的田園小徑撿拾垃圾,是黃楊阿菜每天的例行公事,假日她還會到人較多的分洪堰附近巡視,清掃觀光客留下的垃圾;最讓人印象深刻是,前一陣子登革熱防疫時期,她倒掉附近的盆栽及瓶罐積水,居民受她影響,也有了保護環境概念。

老照片新書 說林業百年故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文/紀文禮


南投林區管理處耗時3年編纂完成的「戀戀丹巒─南投林業印記」新書昨天發表,透過耆老口述歷史、老照片以及官方史料串連,將南投百年林業發展篳路藍縷的過程詳實呈現,為南投林業史留下一頁印記。

民國60年4月17日日本明治神宮第二大鳥居原木(扁柏)於合流坪(五里亭)貯木場,以兩節聯結式運材卡車搬運的情形。

image
圖為民國60年4月17日日本明治神宮第二大鳥居原木(扁柏)於合流坪(五里亭)貯木場,以兩節聯結式運材卡車搬運的情形。 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富源學童做中學 化身導覽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謝龍田/花蓮報導


image
花蓮富源國小學童充當導覽員,向充當觀光客的慈濟大學生簡介社區特色。 圖/慈濟大學提供
分享
瑞穗鄉富源國小學童化身社區導覽員,向充當觀光客的慈濟大學生認真介紹富源社區特色,期盼成為稱職的小小導覽員。

慈濟大學川愛志工隊今年7月培訓富源國小17名小朋友進行食農教育及資訊傳播教學,為了讓小朋友做中學,本月20日特別由慈大生擔任觀光客,小朋友從中學習如何導覽,將來觀光客進入富源,他們就是導覽尖兵。

學童說,富源社區在清朝光緒1年(西元1875年)實行「開山撫番」政策,就有屯兵駐守,也吸引西部移民到此開墾。當地居民包括客家、閩南與原住民混居,展現多元文化的特色。

「每當城隍爺生日時,保安宮就會有鼓陣之類的活動」,小小導覽員把觀察社區心得,化成文字介紹給更多的遊客了解。慈大傳播一年級學生蔡柏毅說,小朋友導覽時,雖有點小緊張,但能清楚說明文化特色,相當不易。

慈濟大學川愛志工隊、富源國小及社區發展協會合辦「拔仔庄微旅行」,設計融合慢活闖關與社區特色的「富源玩很大」活動,包括稻梗風箏趣、赤足的溫度明信片等,社工系三年級學生劉昕硯承擔本次課務,認為透過微旅行,小朋友能更深入瞭解家鄉的文化。

冬日基隆 火車站可見「春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記者曾健祐/基隆報導


image
北觀處表示,投稿作品共計2348件,91件獲獎,首站在台鐵台北車站北二門展出。即日起移至基隆火車站南站展出,其中30多幅作品以不同視角,記錄基隆情人湖、外木山湖海灣的四季風情,銅牌獎「春色」,作者游美滿拍出和平島清新透澈風貌。 北觀處提供
分享
「2015北觀國家風景區采風攝影得獎作品展」即起至明年1月10日在基隆火車站南站展出,91幅得獎作品拍出北海岸及基隆外木山、情人湖,和平島人文自然景觀之美,歡迎民眾稍停片刻欣賞。

北觀處表示,投稿作品共計2348件,91件獲獎,首站在台鐵台北車站北二門展出。即日起移至基隆火車站南站展出,其中30多幅作品以不同視角,記錄基隆情人湖、外木山湖海灣的四季風情,銅牌獎「春色」,作者游美滿拍出和平島清新透澈風貌。

另外,現場還有2面長、寬各2、1.5公尺留言板,讓民眾欣賞美景之餘,還能寫下心中所感。展場位在車站剪票閘門內,未搭車者可憑身分證件向服務台換取月台證入內參觀。

90歲老兵每天畫 十年畫千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8:03 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image
90歲鍾球波以繪畫為樂,畫作掛滿住家牆面。 記者趙容萱/攝影
分享
台中市90歲老兵鍾球波10年前放棄打牌消遣,改以繪畫為樂,每天從生活、看聯合報找靈感,10年來累積逾千張畫作,今年獲選萬和美展特別獎;鍾球波說,動腦構思畫作很開心,希望「抓住今天的尾巴」,畫出心中感動。

鍾球波是彰化人,兒時跟著父親定居大陸廣東省興寧縣,17歲日本侵華,他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受軍官教育,隻身來台,並轉公務員、經營書店、出版社,直到70歲退休、妻子又過世,他一度每天打牌排遣寂寞。

鍾球波80歲時,領悟到打牌傷身、傷神,繪畫動腦可讓人耳聰目明,加上興寧故居因興建水庫沈入水底,他憑印象作畫,竟畫出興趣,目標「十年磨劍」畫1千張,還自取筆名「畫千」。

他指出,創作靈感來自生活和報紙,為了省畫框,畫作外圍會畫上與主圖有關的小圖,也以楷書寫上說明,作紀念也增廣見聞;每幅畫約畫7天,掛在住家牆上以便修改,愈畫愈多,舊的收藏,換貼新的上去。

鍾球波除將生活有感畫下來,另畫原住民16族,畫作曾在雲林、台南等地榮民之家展出。


半個冬天泡在海水裡的人
image
貢寮九孔肥滋滋,一天潛水6小時採收。
年輕人不願做,潛水夫憂後繼無人。
有「東北角黑金」之稱的九孔,是新北貢寮沿海一代居民細心呵護的寶貝,寒冷的冬天正值九孔收成期,養殖戶找來許多專門採收九孔的潛水夫採收。


這些潛水夫的年紀大都超過半百,最年長的有70歲,但體力、耐力驚人,可說是海洋之子。
浮浮沉沉 兩棲蛙人與海共生

早上8點半準時下水,11點半浮上水面,吃個中飯又潛下水,直到下午2點半上岸,每天工作6小時不停歇。

image

上岸後忙著扒幾口飯,潛水夫又得下水繼續採收九孔。記者張芮瑜/攝影

東北角從瑞芳鼻頭角一帶到宜蘭頭城,這批與海洋共生的「兩棲蛙人」,每年冬天,天天下水採收肥滋滋的九孔。
每年11月~4月 寒流來襲也下海

每年從11月到隔年4月是「農忙時節」,貢寮眾家九孔養殖戶都忙著收成。這時散居各地的潛水夫最搶手,由資深「班長」與養殖戶接洽,召集大家「開工」,不論有沒有寒流,年年冬天,他們有一半時間泡在水裡。

image
冬天是九孔的採收期。記者張芮瑜/攝影

「海水溫溫的啊,哪會冷?比陸地上還暖咧!」近60歲的潛水夫王慶隆家住福隆,從事這行已40年。出身潛水夫世家的他說,沿海一帶每一個九孔池都探過,早已習慣在水下討生活,寒流來襲照常下水。
時薪500 多有職業病

休息時間上岸尿尿、喝碗熱湯再繼續下水工作,潛水夫公定價每天6小時賺3000元,相當時薪500元;但由於採收期需要天天背著20公斤重的鉛塊、吸高壓氧氣在水底工作,許多潛水夫都有腰痛毛病。

image
身上得背20公斤重的鉛塊才能潛的夠深,潛水夫多有腰痛老毛病。記者張芮瑜/攝影

潛水夫是靠海而生的傳統職業,東北角一代的潛水夫稀缺,只剩20多個。有別於同樣需潛入海下採收石花菜的「海女」,憋氣下水摘取就可浮上岸;採收九孔的潛水夫需要吸高壓氧、長時間泡在水中,一個個翻起附著在石頭上的九孔,再將石頭擺回原位,以利下一次九孔苗附著,潛水夫需要更多技巧與經驗累積。
年輕潛水夫接棒 努力學技術

「我這個每年下水10幾次的人,即使再5年也比不上老潛水夫的技術!」全勝九孔養殖商的第二代小老闆王宏偉今年31歲,從小跟著爸媽養九孔,碰到人力短缺時,偶爾下水幫忙。
他說,下水後才知道潛水夫的辛苦與難度,翻起石頭尋找九孔必須很小心,「壓壞一顆賠一顆呀!」

image
採收起來的九孔,由養殖戶挑到岸邊分裝。記者張芮瑜/攝影

潛水夫是份年輕人不願意做的苦差事,養殖戶每年都哀嘆潛水夫稀缺,擔心後繼無人。
王宏偉說,他現在也在努力學習技術,希望以後找得到願意入行的後輩可以培訓,現階段只能就近找一些採石花菜的沿海居民或潛水客填補。
聯合報/張芮瑜 報導
聯合報/胡若梅、柯永輝、林巧璉、楊殿宏 製作
主圖/張芮瑜 攝影

巷弄外牆掛老照片 凝視舊嘉義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31 07:11 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嘉義報導


image
嘉義市文化局在嘉市3處街區房屋外牆,展示城市影像作品,圖為昨天為元興商店展示處揭牌。 記者林伯驊/攝影
分享嘉義市文化局為了建構在地生活空間,開辦人文攝影創作課程,挑出180張在地照片,並在蘭井街美雅理髮廳、歷史建築紅毛井、忠孝路元興商店等3處街區外牆設置影像展,民眾駐足欣賞,重新「凝視嘉義」。
文化局指出,爭取中央「村落文化發展計畫」40萬元經費,開辦攝影課程外,打造3個在地生活文化空間,擺放多張16吋到20吋大尺寸照片,夜間還會打燈。

昨天先後先到蘭井街美雅理髮廳,屋主林月雲提供外牆,有東市場、城隍廟、噴水池多張照片,文化局甚至用透明壓克力板保護剝落牆面,一窺早期建築的工法。

70歲林月雲居住超過50年,她說,看到噴水圓環照片最有感,「這代表正嘉義市」;該照片作者黃伊梵說,上大學後離開嘉義求學,想起以前噴水圓環參加選舉造勢、管樂節,最有回憶。

忠孝路元興商店外牆布置主題則是嘉義環境生活,可見白天勞動者樣貌、夜生活景色,照片包括東市場豬肉攤,也有文化路夜市攤位,令人感受濃濃嘉義味。元興商店老闆余文椿是第三代經營者,認為如此設計很美觀。

文化局「凝視嘉義、影像之窗」現正在舊公賣局展出,到元月3日;三處在地生活空間則會更換照片,持續供民眾欣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