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台灣怎麼會那麼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15 00:5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在民眾為頂新混油案的無罪判決議論紛紛之際,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為文,討論食安風暴的他國經驗。楊志良以比利時為例,在上世紀末發生了戴奧辛汙染食品事件,曾重創該國經濟和執政黨地位;但比利時痛定思痛,不惜更新政府組織和食品管理流程,如今食品業成為比利時製造業產值的領頭羊,楊志良稱之為「從食安危機中浴火重生」。

而台灣經驗呢?從三十多年前的多氯聯苯事件,繼之以餿水油、孔雀綠石斑魚等等不良個案,然後餿水油事件在二十一世紀捲土重來,緊跟著又爆發一連串塑化劑、毒澱粉、劣質油品風暴,不但國內人心惶惶,在國際間都成受側目的對象。僅僅食品安全這一個議題,對照楊志良舉例比利時作為他山之石,令人只有一個感想:台灣怎會那麼慢?


大統油摻偽案消費損害團體賠償訴訟經歷一年多,地院宣判被告大統長基公司與高振利須賠2840名消費者,賠償金額高達9105萬,依照每個人的受損比例分配,創團體求償金額最高紀錄。 報系資料照
分享
所謂台灣之「慢」,從很多層面都可以感受得到。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如死水一潭。升斗小民都有切身感受,薪資水準原地踏步,停滯於十數年前的水準,這早已是執政者和老百姓共同之痛。本報近來製作「紅潮經濟來了」系列報導,特別針對一群企圖心旺盛的台商,他們把中國大陸單純視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評估投資成本效益而放手一搏。這些人多有共通的體驗,一來是嘆服於中國「戰場」的競爭嚴峻和應變快速;二來回顧台灣,有人發出:「不是退步,是忘了進步」的感慨。

台灣的「忘了進步」,不只限於經濟成長率這種整體數字不好看而已,具體而微的許多重大建設、重大法案都在原地踏步;甚或繞路並引發爭議之後,付出高額社會成本,然後又退回到原點,等於白走一大段路。例證之一,如核四歷經停工、復工,如今封存,連封存都仍須編列大筆預算維修,還要應付國際合約的訴訟賠償爭議。例證之二,如課綱爭議、服貿爭議,都是激情大鬧一場,撕裂社會互信基礎,製造嚴重對立之後,擱置一旁乘涼,碰都碰不得。例證之三,如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曾形容的,台灣競爭力輸人,因為有些法規仍是六十年前訂的,這如何在國際間競爭?

台灣的競爭力乃受到政府效能不佳所牽制,這已為眾所周知;而且,行政和立法部門各有各的怠惰,則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可以解決。執政者改革口號高唱入雲,但實際施政作為卻牛步化;就以馬總統信誓旦旦「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年金改革來說,在前任考試院長關中任內曾雷厲風行向社會大眾推銷,希望取得共識加速立法,但如今進程安在?

此外,立法院本會期接近尾聲,立委開始所謂「法案清倉」的行動,有人或樂於聽說《國民年金法修法》已完成三讀,事實上,修正的條文乃比照勞保,明訂遺屬年金可追溯到發給請領日前五年的給付,僅是微微一調。這等枝微末節程度的修法尚且歷經萬難,則事關重大的國會改革,怎可能令人有所期待?

又如朝野爭議已久的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好不容易民進黨表示不反對陸生納保,然而仍有健保基本原則的議題在討論中;但最後受台聯技術性議程杯葛,國民黨遂作出「不處理」決議,本會期看來過關無望。再如二十年前已為學者高聲疾呼提醒的少子化危機,如今各界眼睜睜見證大批高教系所走向關閉風潮。凡此種種,都看出重大政策以「拖」為處理手段,該向前走的不敢向前走,早已預知危機的無法及時應變。民間疾苦有所殷切需求者,只能等,只能嘆:政府怎會那麼慢?

那麼慢的台灣,並不只是相較於區域間的快速變遷故凸顯其「慢」,而是內部鬥爭消耗了執行力,且拖垮前行的腳步。有人嘲諷台灣現在可稱退休者天堂:一來有些退休的人所領月俸比上班的人還多,二來可享受專業工作者因當前低薪打壓而提供的「物美價廉」服務,健保即為其一。果真如此,台灣儼然進入腳步踉蹌、活力退化的老年期了。一個慢吞吞的、老化的社會,怎可能讓年輕一代開發出打拚衝刺的前景?更有何「希望相隨,有夢最美」可言?真令人著急,台灣怎麼會那麼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