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農村電商」映襯出政府的無能
2015-10-30 02:08: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國務院日前發動了一個重大的農村發展計畫,雖然照例不受到我方朝野的重視,但因其魄力及前瞻性剛好都對照出我國政府的無能,因此必須加以正視,並思考提出我方對案,ㄦ以免一向自詡為先進的台灣農業,日後反落後於對岸。

大陸國務院決議「行動網路下鄉」,要做大「農村電商」,預計在2020年以前投入人民幣1,400億元(約新台幣7,000億元),帶動3,000萬戶農村家庭寬頻上網升級,嘉惠6億農民。

主要內容包括四項:一、鼓勵民資、供銷社構建農業電商平台,發展農產品、民俗品、鄉村旅遊等產品;二、鼓勵農企業建立配送中心,發展產地集配、低溫等第三方配送;三、培養農村電商人才,鼓勵網路創業及就業;四、提供農村電商貸款及貼息協助,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網上支付、供應鏈貸款。

此外,要加大財稅、金融、用地、通行等政策,支持快遞業發展來服務農業訂單生產、客製化訂製,協助快遞業「搭上發展特快車」。

看到對岸針對發展相對落後的農業部門,提出如此顯著的資源來打造電子商務通路,再對照我國負責農業發展的農委會近年來的各種政策措施,不禁令人感到憂心忡忡。

農委會網站列出了洋洋灑灑近30項的「重大政策」,但實在看不出有哪些是類似大陸這種可以顯著提升農業競爭力的規畫。大部分的政策都是行禮如儀、年復一年的舊計畫,有的計畫甚至是空的,如「農業ECFA」根本沒做任何事情,居然也列入了重大政策。對於農民經常最感痛心的「農產行銷」問題,竟然沒有任何一項重大政策是為解決此項問題而設計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幾乎每年都看到某些農產品在盛產之下,價格被中間商壓低剝削、農民入不敷出的慘況。運氣好的農民因家中有兒女懂得網路設計者,就能夠以網路來獲得社會同情,迅速化解無路可去的存貨;但缺乏知識和能力的農民,就淪為運銷商宰割的魚肉。即使台灣充滿溫情的社會,有眾多國人願意伸出援手,卻根本缺乏資訊而不知如何幫起。

以資訊大國自居的台灣,網路的使用如此發達,竟然可以坐視這種困境年復一年地發生,卻無能建立起連結供給和需求兩方的平台,而且眼看馬上要落後於對岸,豈非國際社會的笑柄?

這種現象之所以產生,極可能是農委會中根本就沒有懂得網路銷售的官員,可以設計規劃這種平台並加以推動,因為這樣的電商專業人才,正是目前企業界急需、薪資非一般公部門可以支付的;現任官員即使了解其重要,也撣於提出方案,以免出包。

但是,一個有責任感、積極任事的公部門機構,斷不會以此為藉口來迴避如此重要的份內事務;然而,我們的農委會就是如此,社會輿論每年呼籲,卻似乎都淪為狗吠火車。

在公務員待遇調整遲滯,一流人才逐漸視公職為畏途之下,整個政府的政策設計能力正在顯著下滑。豈止是「農村電商」令人汗顏,國發會先前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中,有所謂的「農產加值」內涵,但由於開了一扇得以讓加值農產品繳稅進入台灣的緩衝小門,也被外界質疑將損害本地農民權益。

國發會只能以「意識形態作祟」來回應質疑,鬧到示範區條例迄今躺在立院無法通過,卻無能設計一個配套措施,讓加值品繳稅進入台灣的企業,必須在某段期間內增購台灣農產品來抵銷內銷造成的衝擊,以化解外界疑慮。

事務官因循怠惰還情有可原,但若政務官也不能大刀闊斧的拿出作為,不思以最快速度為天下蒼生謀取最大福利的話,台灣不僅會淪為四小龍之末,很快也將落於彼岸之後,真是情何以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