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揪酸雨成因 中研院登國際期刊
2015-08-28 14:59:52 聯合晚報 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研究指出,要減少酸雨形成,就必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報系資料照
分享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在實驗室完成克里奇中間體與水蒸氣化學實驗,達成國外實驗室做不到的事,讓台大學生以第一作者登上科學期刊,經過半年努力又有進一步成果,證實克里奇中間體能和二氧化硫產生反應形成三氧化硫,加上水蒸氣就會形成硫酸,驗證酸雨確實是克里奇中間體影響產生,研究成果登上8月1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志民指出,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和水蒸氣在大氣中出現化學反應產生酸性物質,科學界統計產生的酸性物質發現數量和反應量有落差,顯示有些化學反應仍未被發現。

去年發現大氣中的活潑分子克里奇中間體後,針對克里奇中間體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克里奇中間體有兩類,一種是能和水蒸氣產生高度變化,就是上次登上科學期刊的成果。另一種能和二氧化硫產生化學反應產生三氧化硫,加上水蒸氣後變成硫酸形成酸雨,這是過去未發現過的成果,也證明大氣中酸雨來源還多了一種。

林志民指出,克里奇中間體和二氧化硫化學反應時,實驗中加入很多水蒸氣,比例依舊沒有太大變化,顯示克里奇中間體有兩種,一種是快速和水蒸氣反應,另一種是單獨和二氧化硫反應,在高濕度下也能存在,變成大氣中的酸雨。

林志民說,要減少酸雨形成,必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才能避免克里奇中間體和二氧化硫產生化學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