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就出海捕魚 22歲海大畢業生擁11艘船
2015-06-13 03:11:19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許秦源是海洋大學最另類的畢業生,他才廿二歲就有十一艘漁船,他開心穿上畢業袍,駕駛自己的船慶祝畢業。 記者游明煌/攝影
分享台灣海洋大學昨天舉行畢業典禮,「秦源二號」船長許秦源是會場很另類的畢業生,國小開始就幫忙爺爺捕魚,上大學後出海捕小卷、烏魚、螃蟹、龍蝦,常滿載而歸;年僅廿二歲的他就已經擁有十一艘船,年薪破百萬元。

圖為許秦源捕獲大尾魚後興奮的表情。 圖/攝自許秦源臉書
分享許秦源是雲林海口人,國小時曾躲在船艙裡跟著爺爺出海捕魚,那一次因大豐收就賺了好幾萬元,他從此著迷捕魚,同學下課看電視,他都跟著爺爺出海,「我的玩具是大螃蟹、海龜還有各種漂亮的魚」。
上國中時,他就有自己的漁船,他就讀澎湖海事學校時,自己就開了廿三浬從雲林到「對面」澎湖去上學,讓同學都很驚奇。

上大學,他利用高中打漁賺的一百五十萬元打造一艘「秦源號」新船,一半自己賺,一半靠家人資助,船一艘一艘的買,已有十一艘船,號稱可組一支船隊。

許秦源在漁村長大,現在家裡只剩下他繼承家業,他覺得捕魚其實很好賺,只要用心,年輕人不要怕吃苦,一樣可以有前途。

「捕魚最有趣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收網會捕到了什麼,永遠有驚奇」,因他有多艘船,他會一直「討海」,打算從事漁獲批發,幫忙漁民賣到好價格。

許秦源大學還沒畢業,年收入已超過百萬元,偶爾會找同學出海捕魚,豐收時大家分,也會便宜賣給學校或在網上販售,對行銷也很有一套。


海大許秦源整夜捕烏魚 隔天衝考試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

年紀輕輕就有十一艘漁船的許秦源,年收入逾百萬,讓人稱羨;不過,又要打漁,又要兼顧大學課業,他是怎麼辦到的?常成大家談論的話題。

許秦源坦承,有時候學校要上課,但逢漁汛,機不可失,他常面臨兩難的抉擇,「魚汛一過就沒了,但書還可以找時間再讀」,因此他會把心思多放一點在捕魚上。

許秦源說,他讀海大水產養殖系,是希望學會陸上養殖,以後沒得捕時可以自己養,他還曾自費到大陸當交換學生,了解其他國家養殖漁業的發展。

有一次烏魚大出,誘惑實在太大,他一出海就是整夜,「明天就要考試,我到底要不要回去考?」他還是捕到一半馬上衝回教室去,才沒有被當掉。imageimage


七年級生 用航太專業打鐵
2015-06-13 03:11:20 聯合報 記者賴佑維/桃園報導

大溪千祥打鐵店余奕彰是七年級生,卻樂於傳承父親打鐵工作,在地方傳為佳話。 記者賴佑維/攝影
分享打鐵是古老行業,工作辛苦,收入卻不高,不少老店家面臨年輕人不願接棒窘境,桃園市七年級生余奕彰大學念航太工業,卻跟著父親學習打鐵,利用新機械設備省時省力,不僅訂單接不完,還開放教學觀摩,為老行業開創新風貌。
千祥打鐵店位在桃園市大溪區,以傳統的農用鐵器、刀具為主,老闆余金木打鐵卅多年,拚出好口碑;五年前兒子余奕彰告訴他,想回家學打鐵,余金木相當訝異,沒想到兒子願意做辛苦又沒落的打鐵業。

余奕彰說,他大學讀航太系,看到父親打鐵數十年,導致重聽、手腕不適,他決定幫父親分攤重擔。

他說,打鐵雖辛苦,但拜科技之賜,很多工作如敲鐵、打鐵,可靠機器代勞。打鐵過去用鐵料、鋼材,他靠學到的複合材料知識,用複合鋼材打造刀具,產品更鋒銳抗磨損。

他還透過網路行銷,提供學校觀摩教學,老打鐵店從髒亂變整潔,更成為學習空間,讓更多人認識打鐵這門行業。

余奕彰承接打鐵店後,余金木樂得輕鬆,幾乎半退休,偶爾會幫兒子的忙,父子感情更融洽。余奕彰說,手工打鐵的刀具和工廠大量製作產品不同,品質、韌性都較高,也因為客製化,客戶滿意度高,訂單接不完,每周光是番刀就要打十把,鐮刀則有十五把,因為生意好,每周他只能放一天假。

「我已經把打鐵視為終生工作了」,余奕彰說,打鐵對他來說已經是一份養家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已抓住訣竅,將來仍會繼續做個快樂的打鐵人。 src='https://pic.pimg.tw/andk/1434168266-2801490262_n.jpg?v=1434168268' border='0' title='image' alt='image' />


不當工程師、銀行員 務農年薪破百萬
2015-06-13 03:11:21 聯合報 記者尤聰光/台東縣報導

呂宏文堅持有機栽種洛神花,創造出百萬元獲利,是青年農民典範。 記者尤聰光/翻攝
分享「就是想走自己的路,開創不一樣的人生」台東青年呂宏文、李奇軍,放棄高薪工作返鄉務農,花了幾年時間有機栽培洛神、薑黃,去年收入都突破百萬元,為青年務農寫下新典範。
「族人都當我傻了!」三十八歲的呂宏文原在銀行工作,十年前他決定回鄉當農夫,他常聽到親友感嘆「好好的銀行行員不做,回來當農夫?腦袋一定壞了」。

呂宏文堅持走自己的路,他說,一開始很辛苦,整地、除草、拉管線等都要體力,每天晚上回到家身心俱疲,雙手也長出厚繭,皮膚也變得黑黑,整整花了五年的時間,他才在知本鄉闢建了五公頃的「自然主義農園」。

呂宏文延續卑南族自然農法,採友善土地的方式種植,栽培的洛神不撒藥、不施肥,僅人工除草,種出來的洛神花賣相不好曾一年賣不到五萬元。

他把有機洛神透過各種管道銷售,並接受政府輔導,透過網路行銷,一點一滴累積信任,去年獲利突破百萬元。


「清亮生態農場」第二代李奇軍,放棄工程師工作返鄉務農,在農業找到新天地。 記者尤聰光/翻攝
分享三十三歲的李奇軍,擔任科技業工程師,母親告訴他,父親務農做不動了,希望他回來幫忙,他當時二十六歲毅然返鄉,成為清亮生態農場第二代。
李奇軍說,父親屬於傳統農民,他則想突破傳統,他認為得多利用機械設備,才能提升產量,但父親不認同,兩人常因此爭執,但他堅持機械化生產,不肯退讓,後來產量提升,才獲得父親肯定。

但產量提升,卻面臨銷售困難,李奇軍努力改善製程及企業化管理,並到台大農企業菁英班進修,才逐漸解決問題,獲利也在去年突破百萬元。image image

背兒農家樂 百萬薪換不到
2015-06-13 03:11:24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卅三歲張彥鈞放棄近百萬年薪工作,投入無毒農業生產,圖為他帶著兒子在農地工作。 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七年二班的張彥鈞,八年前在台南市種稻,推動無毒農業,親友對他放棄近百萬年薪種稻難以理解,他卻貼出帶著二歲兒子在田間工作的照片,認為「沒有其他工作可像這樣帶著孩子一起工作」,老婆也留言相挺「老公,下次會不會是你背兒子除草被拍到?」
張彥鈞是嘉南藥理大學營養科學系畢業,從高中起就在工廠從事自動化工作,十年經驗讓他成了老闆得力助手,年薪也近百萬,但八年前他毅然決然辭職歸農,老闆極力挽留,但「心留不住了」,他從家裡的一分地大小農地先做起,一開始一整年沒收入。

張彥鈞說,隔年他租一公頃多農地種水稻,堅持不噴農藥,病蟲害嚴重,收成只有慣行農法的一半不到,加上沒有行銷管道,收入寥寥無幾,也因此遭到旁人議論。

張彥鈞後來在臉書貼文「我的稻田我的孩子」,「我選擇這份工作,或許我失去了穩定的收入,或許很多人都會用異樣眼光看我……但或許我也得到很多,不管結果如何?我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走」。

這段文字引來網友共鳴也留言為他打氣,張彥鈞在台灣環保酵素綠生活協會理事長康寶燕協助下,以酵素施肥,今年新收成的稻米收成量已接近慣性農法的八成,他以「酵道米」行銷,一年種米收入約有廿萬元。

張彥鈞還挑戰酵素食用玫瑰、酵素芋頭等,收入雖沒以前多,但他帶著兒子一起在農地工作,陽光下父子笑開懷的畫面,他認為是再多金錢也換不到的。
im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