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階級、拚特色 讓每所大學都頂尖
2015-05-27 01:33:40 聯合報 詹志禹/大學教師(新北市)
「頂尖大學計畫」即將於一年半後結束,教育部正在規劃「後頂大時代」的高教發展新方向,構想中包括推動「頂尖大學」、「教學卓越大學」、「特色大學」和「教學增能大學」四大類計畫,我非常建議將這四類計畫整合成一類「特色大學」計畫,因為:

一、原四大類計畫會把台灣的大學分成四個階級,而「頂尖大學」優於「教卓大學」會象徵研究優於教學,至於前兩者優於「特色大學」,則暗示「做不成頂尖或卓越大學,才不得已做特色大學,是第三流」;此外,「教學增能大學」可能暗指該大學能力不行,有待增能。若整合成一類「特色大學」計畫,則入選者代表有某些特色,未入選者代表缺乏特色,這正是教育部希望各大學發展的新方向,讓每一所大學都擁有自己的特色。

二、鼓勵不同的大學發展不一樣的特色,可以避免台灣的各大學都集中發展少數幾個領域(如生醫、電機等五大領域),才能照顧到台灣未來社會所需的各種知識與技能,才不會把台灣的各個大學都變成很相似的一個「教育部大學」。

三、「後頂大時代」應該回應「後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讓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就像一個多樣化的生物系統,支持老鷹擅飛、海豚擅游、雲豹擅跑…,不必拿他們做比較,也不必把他們分階級,更不要把他們變成都一樣。教育部應該幫助每一所大學在他們所追求的特色上都變成頂尖,在這一個意義上,「頂尖大學」不再是少數幾所大學所專有,而是人們想到不同領域或不同層面時會提到不同的頂尖大學,例如:想到藝術,誰才是頂尖?想到教育,誰才是頂尖?想到建築,誰才是頂尖?想到教學品質,誰才是頂尖?想到社會實踐,誰才是頂尖?

四、只分特色,不分階級,才不會只讓少數幾所大學的學生有自尊心卻讓大部分大學的學生缺乏自信。

五、教育部往年鼓勵學生瞭解自我、適才適所、選系而不選校,但把大學分階級的作法卻是驅迫學生選校而不選系,實乃反其道而行。只有真正鼓勵大學發展特色,去除大學間的階級,才能實質鼓勵學生適性揚才、選特色而不是選階級。

六、把四大類計畫整合成一類「特色大學」計畫,才能真正達成新方案所楬櫫「從追求第一到創造唯一」的理念。

七、原構想中的四大類計畫,如果依照目前實況來估計,「頂尖大學」校數最少(十二所),經費規模卻是最大(每年接近百億),「教卓大學」校數較多(七十一所),經費規模卻只有三十一億,「增能計畫」校數更多(七十六所),經費規模卻更小(六.一億),這如何宣稱「教育資源衡平性」?

如果把四大類計畫整合成一類「特色大學」計畫,就沒有這四大類計畫之間的「教育資源衡平性」的問題,將來只依學校特色、方向價值、努力規模、發展策略、社會需求和國家政策給予補助,而非依學校階級核予經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