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善政:參與亞投行 搶國際商機
2015-05-26 04:41:15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台北報導

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昨天舉辦,經濟日報社長黃素娟(左起)、亞洲開發銀行首席資產管理專家胡嘉心、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前亞洲開發銀行資深處長馮玉蘭與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施顏祥,探討台灣工程產業該如何提升競爭力。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25)日表示,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可成為台灣參與亞洲開發國家基礎建設的窗口,因為亞投行將亞洲開發國家的基礎建設商機做成有系統的窗口,若台灣可順利加入,廠商可改變過去單打獨鬥辛苦找個案的模式,轉為有系統的接觸國際商機。
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與經濟日報主辦的「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提升台灣工程產業競爭力」昨天舉行,現場人潮爆滿,約有260位聽眾與會。張善政在致詞時提到最近熱議的亞投行議題。

張善政表示,從高鐵、雪隧到五楊高架橋,一路以來,台灣工程界累積非常好的能量,只是國內工程環境趨於飽和,可做重大工程的地方減少,再遇上環保壓力,工程順利開展的機會很低,自然期待向外拓展。

張善政認為,要搶國際基礎建設商機大餅,首先機會要均等,接觸商機的時間不能落後;第二要靠實力;第三則是籌資能力。

談及台灣加入亞投行的進度,張善政說,受限於政治因素,就算6月亞投行章程確定,也不用期待台灣能馬上拿到入門票。

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施顏祥表示,相較於亞洲開發中國家大力推動基礎建設,台灣政府的公共建設預算卻逐步遞減,發展空間受限,呼籲台灣要更有決心向亞洲發展,工程產業必須要走出去,迎向亞洲基礎建設新商機。


歐晉德:台灣工程不外走就落後了
2015-05-26 04:41:15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長張善政說,國內工程環境機會幾近飽和,最好能向外擴展。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公共工程界大老、亞新工程顧問董事長莫若楫昨天表示,「台灣工程不外走,三年後沒人要」;前高鐵董事長歐晉德更說,不必三年,再一年台灣就落後了。
歐晉德話鋒一轉,說到現行國內地方政府處理BOT的方式,完全不是站在跟夥伴合作的角度來做,反而躲躲閃閃,把每件都當成弊案在看,如此下去,「台灣根本不可能有BOT」。

中興工程顧問社與經濟日報昨天共同主辦「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提升台灣工程產業競爭力」,邀請金融、工程界專家代表,討論亞洲基礎建設商機。公共工程界昨在「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向政府請命,台灣工程必須盡快走出國際,否則再也沒有承攬國際工程的籌碼。

莫若楫直言,台灣有雪山隧道、高鐵等大型公共工程經驗,但這些工程都已經多少年了,近年已少有大型公共工程建設,顯示台灣公共工程幾乎絕跡,「哪來新的公共工程經驗可攻向國際」?

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昨天也表示,從五楊高架、雪山隧道等知名工程案例,顯見國內工程界已累積非常好的能量,但國內工程環境機會幾近飽和,最好能向外擴展。他說,亞投行是一個機會點,可把亞洲開發商機做成有系統的窗口,建立我方接觸國外商機的機會。

大陸對我方欲加入亞投行雖已釋出審慎善意,就是不願意一口氣講清楚。張善政說,其中牽涉政治考量,「明年初我國要總統大選,大家用膝蓋想想就清楚了」,呼籲各總統參選人都應對亞投行抱持高度關注。

工程技術顧問公會理事長曹壽民指出,台灣應該不會再有大型公共工程,畢竟高鐵從北蓋到南,各地水庫也都建好了,工程界不到海外發展絕對沒出路。


屠世亮:亞銀員工恐跳槽至亞投行
2015-05-26 04:41:16 聯合報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
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顧問屠世亮昨天指出,亞銀(亞洲開發銀行)由美國和日本主導,即將成立的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首次由大陸主導。他說,亞投行與亞銀會員國重疊高達九成,預料亞銀會有三到四成員工跳槽至亞投行。

屠世亮認為,亞銀是面向亞太地區政府的金融開發機構,以協助亞洲國家脫離貧困為宗旨,業務導向為亞洲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包括能源電廠、交通道路及水資源處理等建設為主。

屠世亮指出,亞投行的想法亦是如此,亞投行一帶一路的規畫,就是要做亞、歐大陸的復興與重建。他說,亞洲很多地方連水都沒有,可投資建設的空間非常大;不過,也因為亞投行與亞銀業務類似,會員國重疊極高,預測雙方未來將是又競爭又合作。

亞銀昨有三人出席「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提升台灣工程產業競爭力」論壇,與會來賓關注,一旦亞投行設立是否對衝擊亞銀現行業務?

現任亞銀首席資產管理專家胡嘉心表示,不便代表亞銀答覆。不過,從亞銀退休的亞銀國際開發計畫顧問馮玉蘭和屠世亮均認為,亞投行一旦成立一定會衝擊亞銀,預期未來兩者會有良性競爭,端視誰的運作效率比較好。

中信銀總經理陳佳文指出,國內企業要跨到海外發展的障礙其實很高,需要國際人才,也需要選擇友好國家,否則一旦出事很難收拾。他說,若未來中國推一帶一路,使用人民幣清算的話,台灣相對會更有競爭力。


工程業疾呼 政府帶隊走出去
2015-05-26 04:41:16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昨天舉辦,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呂良正(右起)、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許俊逸、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施顏祥、工程技術顧問公會理事長曹壽民、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莫若楫與中國工程師學會常務理事許一鳴進行高峰對談。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莫若楫等工程業界人士指出,國內新增的公共工程案件這五年是愈來愈少,政府要帶頭,台灣工程業界若這三年還不能往外走向國際市場,未來將失去競爭力。
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與經濟日報舉辦的「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提升台灣工程產業競爭力」昨(25)日舉行,在高峰對談時,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董事長施顏祥主持,與談人包括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許俊逸、工程技術顧問公會理事長曹壽民、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呂良正、中國工程師學會常務理事許一鳴與莫若楫,以「提升台灣工程產業競爭力」為題進行對談。

許俊逸表示,國內公共工程市場萎縮,然而2010至2020年間亞洲基礎建設預估吸引8兆美元(約新台幣240兆元)投資,其中以能源、交通及通訊類建設為最大宗,未來營建業的戰場不在國內,而在海外。台灣原本卓越的產業逐步夕陽化,國內萎縮的部分就要用國際市場來補,去年工程顧問業在海外共拿下了總額48.2億元標案、營造業拿下750億元標案,還算有斬獲。

莫若楫指出,國內業者要走出台灣,以東協十國的機會最多,國內業者必需打團體戰。工程顧問業者走向海外,需要政府強而有利的主導,像德國、南韓都是總統、總理帶工程團隊親自到海外去拿標案,我國應由院長、副院長層級出來統籌協調。

曹壽民表示,政府財政困難、BOT氛圍不佳,使國內工程業經營環境愈來愈差。工程業沒有工作可以做,馬上就會面臨工程技術流失的問題。

同時也是中鼎集團的常務董事許一鳴指出,中鼎即使是台灣最大的統包廠,但在全球統包廠中排名也僅100多名,因此國內業者須與國外大公司結盟或國內業者結盟,例如亞新、台灣世曦、中興工程、中鼎目前就有成立合資TECA公司去海外爭取海案。此外,鎖定開發中國家、展現實績、當地駐點,也會增加國內業者爭取海外工程的競爭力。

台下聽眾台灣高鐵前董事長歐晉德則表示,對工程業來說,人才、設備、技術、資金,缺一不可,光是去年中國大陸前十大工程公司就簽了1,650億美元的案量,而台灣一年公共工程規模僅100億美元。但若說國內基礎建設已經沒有發展空間,像機場、道路很多設民眾使用經驗都不滿意,還有升級再造的成長空間。image


沒人…海外工程難到手
2015-05-26 04:41:18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昨(25)日參與亞洲基礎建設商機論壇的專家均表示,過去台大土木系曾是第一志願,如今沒有人要唸土木系,土木工程師不受重視,加上人才斷層加上工程人員外語能力不足,讓工程業在海外爭取標案競爭力降低。

亞新董事長莫若楫表示,國外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有4.5萬人,台灣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才1,800人,今年土木技師考試竟然沒有人報名,就是因為工程師不受重視,20年來沒有加薪。

中國土木工程水利學會理事長呂良正認為,政府並不重視土木,例如營建署建研所有編預算進行建築研發,但土木相關研發都由民間單位出自出錢作,目前行政院長、副院長都是土木背景出身,是建立土木研究所最好的時機。學用落差、技師薪資低,企業因經營環境造成投入研發人力短缺,都使競爭力降低。

工程技術顧問公會理事長曹壽民指出,工程業者外語能力不足,會影響台灣業者在海外拿工程的技術和價格的競爭力。


馮玉蘭:亞銀資源可當跳板
2015-05-26 04:41:18 經濟日報 記者鄭杰、郭幸宜/台北報導

前亞洲開發銀行資深處長馮玉蘭。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前亞洲開發銀行資深處長馮玉蘭昨(25)日表示,根據亞銀評估,到2020年前,開發亞洲基礎建設所需要的投資金額高達8兆美元,另外,氣候變遷相關計畫則需要2,400億美元,商機豐厚可期,她建議各界可藉亞銀「一站式平台」切入。
馮玉蘭昨天以「國際機構在亞洲基礎建設投資方向」為題發表專題演說,她是迄今國內在亞銀擔位職務最高的女性。

馮玉蘭指出,亞洲未來基礎建設開發商機驚人,是一塊大家都想分食的大餅。該如何掌握呢?她建議,可利用亞銀作為現成的平台,透過亞銀與貸款國每五年訂定的戰略計畫,了解各開發中國家的需求。

馮玉蘭指出,亞銀一年投入亞洲基礎開發建設的資金僅約200多億美元,相較於實際資金需求,「只是一滴水掉到水裡」。但亞銀身為多邊開發銀行,擁有34個貸款國,每五年亞銀會與貸款國進行戰略計畫,針對未來五年對貸款國提供的協助、經費分配,提出具體計畫,甚至也會編列實際需求金額。

馮玉蘭舉例,想要了解印度的基礎投資需求就可以參考亞銀的計畫來切入,「不用從頭找起」。不過,投資這些開發中國家爭取商機時,要注意存在著貪腐、工程延宕、無法完工等風險。

馮玉蘭指出,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有時候不是由中央政府招標,而是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對於招標程序不見得熟悉,審查期長,有時候會造成完工期拖延,請款時間也會延後,甚至因當地政府貪腐,影響廠商工程進度,造成停工。

胡嘉心:從小標案切入商機
2015-05-26 04:41:19 經濟日報 記者郭幸宜/台北報導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資產管理專家胡嘉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亞洲開發銀行首席資產管理專家胡嘉心建議業者,如欲參加亞銀的政府採購或標案,除要了解標案內容細節外,同時需具備談判能力,並且從規模較小的標案著手,以合資方式,循序漸進參與基礎建設商機。
胡嘉心昨日以「掌握台灣工程業國際化的新契機」為題,發表演講。她說,目前亞銀主要融資對象以公部門為主,包括越南、印度等開發中國家,挾著龐大的基礎建設需求,透過向亞銀融資,發展基礎建設。

胡嘉心長期參與亞銀提供開發中國家,例如不丹、印度等基礎建設融資計劃,她以自身參與融資計劃為例,過去經常接獲不少建設承包商來信詢問,表達有意參與亞銀基礎建設計劃,但並非所有承包商都清楚標案細節,經常無功而返。

胡嘉心解釋,業者如欲參與亞銀融資計劃,必須主動上網,爭取參與標案,建議先透過小規模的招標案,除了需清楚細節,也需對當地政策、建設計劃與參與工程的廠商有所了解,才有機會切入,也因此如何與當地政府、亞銀談判溝通,是必備技能。

她舉例指出,過去有國家在2005年成為亞銀會員國後,便積極參與亞銀大型工程採購標案,但因缺乏談判技巧,加上過去沒有參與亞銀大型標案經驗,始終無法如願參與,最後改變策略,轉向改從小型標案切入,終於在加入亞銀第五年、2009年拿到亞銀小型標案。

胡嘉心鼓勵台灣工程業者,如欲參與亞銀採購合約商機,,建議不妨先從小型合約標案入門,藉此與亞銀建立初步合作管道。


屠世亮:亞銀亞投行搶人才
2015-05-26 04:41:19 經濟日報 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世界銀行環境顧問屠世亮。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世界銀行環境顧問屠世亮昨(25)日表示,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投行是首次由亞洲人作莊的公部門銀行,運作之後,包括世銀、亞銀等機構,將進入新的角力競局,搶案、搶專業人才更為激烈,特別是亞投行與亞銀有90%的會員重疊,亞銀可能流失三成以上的人員到亞投行。
屠世亮說,雖然美國與日本兩大強權尚未加入亞投行,但已可預見未來主要經濟體在國際經濟戰略版圖的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將有新變化。屠世亮指出,台灣參與亞投行,對擁有文化、語言優勢的台灣而言,看看「亞洲在發生什麼事」,避免閉門造車、坐井觀天。

屠世亮指出,目前公部門銀行都有增加融資給私人企業額度的計畫,這對於民間業者爭取亞洲基礎建設是一大利多。包括興建核能電廠、亞洲新興城市都在建設的高鐵、捷運,與土壤及地下水汙水整治等領域,工程業商機不小。

屠世亮表示,全球私部門參與基礎建設投資已達1,800億美元,在公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的潮流下,即公私夥伴關係(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簡稱PPP),近年來公部門銀行都設有獨立部門,逐漸提高融資給私人企業的額度,且快速成長,例如亞銀的私部門局(PSOD)與世銀的國際金融公司(IFC),針對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經過嚴謹的財務評估後,融資給私人企業。

以亞銀私部門局為例,總融資金額從1990年的5%成長到2012年的25%,預計2030年將達到亞銀融資總額的50%。



陳佳文:基建融資有三風險
2015-05-26 04:41:20 經濟日報 記者郭幸宜/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總經理陳佳文。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中國信託總經理陳佳文認為,亞洲國家基礎建設仍有極大發展空間,銀行確實可從中取得專案融資衍生的商機,但仍需留意可能面臨的法律、政治風險或是包商工程延宕的等危機,避免不確定因素,增加銀行授信風險。
陳佳文昨日以「亞洲基礎建設之融資策略」為題發表演說。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亞洲地區包括印度、印尼、中國、馬來西亞等區域,受惠於人口與城鎮成長,使得亞洲基礎建設仍有成長空間可期,其中又以能源、交通建設等基建投資金額相對較多,這也是銀行可爭取的融資商機。

以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為例,中泰簽署的鐵路建設合作備忘錄、中巴的巴基斯坦水電合作項目合作備忘錄等,均已獲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響應。

陳佳文指出,若以銀行海外設點來看,不少銀行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地區均設有據點,以中國信託為例,在新加坡、越南、印度與中國等一帶一路區域設有分行;菲律賓與印尼則設有子行,正好切進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商機。

陳佳文進一步指出,過去曾在不熟悉,且銀行沒有設點的地方進行授信,導致授信風險提升,因此現在銀行針對海外地區的基礎建設融資訂有兩大原則,包括:一、不做沒有邦交、沒有海外設點區域貸款,二、跟著亞銀腳步進行融資,以降低授信風險。

儘管基礎建設融資多由國家與建設案做為授信擔保,但陳佳文提醒,參與基礎建設融資並非毫無風險,由於基礎建設融資資金需求龐大,屬高資本密集投入投資案,回收期較長,需留意政府、法律等不確定因素造成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