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干擾減少 市區鳥群成長
2015-05-18 07:36:17 聯合報 記者邱瑞杰/台北報導
台北植物園常見黑冠麻鷺覓食,大安森林公園有鳳頭蒼鷹築巢,加上台灣藍鵲、喜鵲也在市區樹林築巢,鳥類保育團體樂觀期待,在城市孵化成長的鳥類繼續在城市繁殖的可能性大,未來在台北市的郊山、公園能更容易觀察到鳥類生態。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說,民眾越來越有生態保育觀念,因為人為干擾減少,近郊和市區公園的台灣藍鵲族群明顯成長。在城市公園孵化、成長的台灣藍鵲可能更加不怕人類,族群應會持續成長。

提及在城市「落腳」的鳥類,何一先首推原本在森林底層生活的黑冠麻鷺,因為在植物園生活未受干擾,逐年繁殖,現在北投、內湖等地的公園都可看到黑冠麻鷺的身影。

中山北路二段、台北捷運行政大樓成排的小葉欖仁樹,幾年前有對喜鵲來築巢,由於幾乎未受干擾,喜鵲彷彿在「呼朋引伴」,鵲巢數量增加到5個。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說,人類行為越親善,鳥類築巢繁殖地點就會越接近城市。像印度可見老鷹在城市築巢,基隆港邊有棟高樓牌招上有個喜鵲的巢,鳥友曾看到老鷹停在鵲巢旁,戲稱也許是想「鷹占鵲巢」。

沈錦豐提醒,台灣藍鵲和烏秋一樣在繁殖期會有較強烈的護巢、護雛的行為,鳥巢若在公園樹木的高處問題較少,但若是在郊山的樹上,因地形的關係,民眾可能會更加接近鳥巢,這時就要防範台灣藍鵲「誤會」人類有危害並發動攻擊。


小檔案/台灣藍鵲

台灣藍鵲是鴉科鳥類,但鮮紅色的鳥嘴、雙腳搭配華麗的藍、黑、白羽色。

台灣藍鵲成鳥全長約65公分,其中尾羽的比例約三分之二。牠們的活動範圍原本在低海拔山區,但因不怕人的特性,也會出現在人工開墾的竹林、果園和城市公園。

台灣藍鵲多以樹枝、細籐或雜草在大樹樹梢築巢,4到8月是繁殖期。前一年養育的台灣藍鵲長大後,隔年會當父母的幫手協助孵卵和育雛。(邱瑞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