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企業無良」需從「企業倫理」做起

【經濟日報╱社論】
2014.11.21 02:13 am

9月起食安問題頻傳,讓小老百姓的憤怒與焦慮並行,不知道還有多少問題未被揭發。辛苦工作賺錢卻不能換得最基本的保障,「到底什麼能吃?」成為一句悲哀的自問自答。

政府因應祭出制裁措施,一類是仿效歐美國家,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讓故意違法者付出高額罰鍰;一類是加重刑事責任,將黑心食品公司負責人比照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辦理。此外,有人倡議修改公務員服務法之旋轉門條款,避免官員退休至財團任職,以防官商勾結。

積極加強監控,是另一類應對之道。建立檢舉者的獎勵制度、執行涵蓋委外代工的溯源管理、改善失靈的GMP認證機制等提議立意良好,但若唯利是圖的價值觀不能被糾正、道德不被重視,溯源管理又如何能落實?易言之,若企業自身心術不正,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勢將導致監控機構總是有失職的可能。所以,監控措施若不能從根本上抑制罪行或鼓勵善行做起,最終將只是文過飾非的道具。

很多人說,價錢不等於價值,但在市場經濟中,絕大多數人注重各憑本事以凸顯身價,金錢成為衡量成就的便捷途徑,加劇市場中的貪婪惡象。恩龍公司以能源業務起家,透過自上而下鼓吹的唯利是圖風氣,逼使員工做出虛假的業績數字,其上位者如主管、律師、會計師等更是系統化地作假帳,合謀洗錢、賄賂、內部交易,迅速崛起成為美國第七大的公募資金企業,而在2001年倒閉,成為公司欺詐的代名詞。

前車之鑑未久,銀行家夥同經理人,不顧風險追逐高報酬,投資次級房貸,引發2008年金融海鏽,雷曼兄弟更因此滅頂。

雖然道德訴求和追求商業利益的衝突性似乎難以妥協,但歷史經驗顯示,經過長期的提倡和教育,基本的人道關懷已逐漸被置於利潤考量之上。14、15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大西洋販奴貿易曾大行其道,但英美終於1807年禁止該項交易。

19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城市勞工面臨超長的工時及惡劣的工作環境,卻只受領微薄薪資,但歷經社會主義興起,20世紀初終於引發對勞工工作條件的關注及「公平薪資」討論。從此之後,對勞工權益的關切已成為普遍意識。

1970年代,透過不斷的倡議,「企業倫理」在美國逐漸成為日常語彙,廠商必須注重思考營運的各個環節,以維護企業形象。蘇格蘭起家的時裝廠牌Ted Baker設立專案小組,監督生態永續性目標、參與非營利組織共同促進時裝業的社會及環保意識,並設有「良心團隊」參與慈善事務,正面的企業形象為其取得營業佳績,吸引有才華的人和股東的穩定投資。

然而,依據《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對2014年全美商學院評鑑,前20名中仍有半數未提供道德或倫理的課程,關鍵在於該等課程對就業或寫論文沒有幫助,學生不願認真學習,老師也沒有教授的動力。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台灣,以台大為例,除國企系外,其他如財金系、工商管理系和商管研究所等,道德或倫理課程均付之闕如。

受高等教育的專業執業者,如企業主、律師、會計師、銀行家、醫生,容易挾資訊不對稱之勢,犯下無聲的罪行,若不能自我要求,受害者欲告無門,檢察官欲捕無證,等問題爆發為時已晚,全民只能跟著受害。教育或許不可能斷除人的惡性,但時代的價值已悄然改變。

臉書創辦人查克柏格(M. Zuckerberg)觀察,人們想要從更優質的企業得到服務,這句話對資本主義下企業價值的迷失,具有撥亂反正的效果,富有道德感染力。倘若公司面試新人時能兼重道德與才能,年輕一代、也就是將來的領導者,必然也會認真看待道德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